• 解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惠民政策“專列”再出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2





      廣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達出明年駕馭中國經濟巨輪的政策方向,為人民謀幸福的前行路線清晰可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標和要求,直指民生關切,將踐行十九大的莊嚴承諾:“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會議指出,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及時化解社會矛盾。
     
      會議指出,做好民生工作,要突出問題導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找準突出問題及其癥結所在,周密謀劃、用心操作。
     
      讓我們看看這份公報中,包含著哪些政策要求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呼應。
     
      就業:
     
      會議指出,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1-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1萬人,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前10月同時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7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7萬人。
     
      教育:
     
      會議指出,要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精準施策,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
     
      我國教育體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建立。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去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8888.39億元,比上年的36129.19億元增長7.6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1396.25億元,首次超過3萬億元,比上年的29221.45億元增長7.44%,占GDP比例為4.22%。這是自2012年首次超過4%以來連續五年保持在4%以上,4%成果進一步鞏固。
     
      養老:
     
      會議指出,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
     
      今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繼續深入開展。據民政部統計,截至第三季度,全國注冊登記養老機構已達到2.8萬多家,養老床位數近700萬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已覆蓋全部城鎮社區和百分之50以上的農村社區。
     
      醫療:
     
      會議指出,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
     
      我國啟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三年來,簡化手續,優化流程,方便群眾就醫,取得較好成效。目前所有三級醫院均已開展預約診療,4174家醫院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2777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目前2018年到2020年的第二個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正研究制定,初步提出以互聯網+為手段打造智慧醫院,以一卡通為目標打破醫療機構信息壁壘等開創性舉措,正在廣泛征求意見。
     
      住房:
     
      會議指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今年,“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逐漸顯現。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總體繼續保持平穩,多數城市已低于去年同期價格水平。1-10月,全國棚戶區改造已開工600萬套,完成投資1.68萬億元。
     
      環保:
     
      會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會議指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要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引導國企、民企、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
     
      今年,“大氣十條”治理措施進入收官之年。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持續下降。1-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北京市近9個月的PM2.5平均濃度,有8個月為歷史同期最低,目前接近“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
     
      扶貧:
     
      會議指出,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這既是1986年國家設定貧困縣31年來,歷史上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
     
      物價:
     
      會議指出,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讓收儲價格更好反映市場供求,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今年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11月,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持平,同比漲幅回落。
     
      稅費:
     
      會議指出,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今年以來,所得稅優惠政策緊貼改革要求和納稅人需求,取得較好成效。為加大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力度,從2017年度起,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在政策實施后的首個納稅申報期,就為企業減稅34億元。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總理記者會釋放多重穩企惠民信號

      總理記者會釋放多重穩企惠民信號

      “放水養魚”為企業紓困,財政金融社保政策儲備充分;力保基本民生,讓更多新就業崗位成長起來;利用市場化改革方式落實“六保”,出臺更多擴大開放措施……隨著多重政策利好密集釋放,將助力更好穩住經濟基本盤,提升企業獲得...
      2020-05-29
    • 以“消費促進月”為契機 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以“消費促進月”為契機 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潮品云集、美食薈萃、扶貧專場、科創聯動……今天,籌備許久的2020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如期而至,并將從9月9日一直持續到10月8日,跨越中秋、國慶“黃金周”假期。作為傳統消費旺季的“金九銀十”,被寄予了“進一步促進...
      2020-09-09
    • 政策紅利密集釋放 惠民新舉措將加快落地

      政策紅利密集釋放 惠民新舉措將加快落地

      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回應了百姓的新期待。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增進民生福祉被放在更重要位置。瞄準關鍵領域短板,今年將有一攬子惠民新舉措加快落地。
      2021-03-10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2017-12-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