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力:“引進來”“走出去”并行擴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6





      進口嬰兒尿布尿褲及部分配方嬰幼兒奶粉關稅降為零,咖啡機、智能馬桶蓋關稅由32%降至10%,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妝品關稅由10%降至5%……12月1日開始,我國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平均稅率由17.7%大幅降至7.7%。
    chukou
    (圖片來源:互聯網)
      越來越多進口產品關稅的降低,一方面是為了擴大有效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引入競爭,主動引導供給體系優化升級。
     
      種種變化,映襯著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行擴大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加快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放發展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的對外開放內涵更加豐富,對外開放路徑更加清晰,對外開放空間更加廣闊。
     
      引進來  營商環境改善步伐加快
     
      “在吸引外資轉型升級階段,我國投資環境不斷完善,對外商保持較強的吸引力。”今年下半年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指出,我國正在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開放水平,通過簡政放權和備案制改革,大幅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我國投資環境受到外商廣泛認可。
     
      近年來,我國吸引外資規模始終保持全球前三,基本面總體穩定。考慮到全球跨國投資規模下降的客觀因素,這樣的成績與我國積極采取政策措施改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從2013年度到2016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上升31位。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為改善營商環境指明了方向。最新公布的《外商產業投資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將外資限制措施由上一版的93條減少到63條,開放水平大幅提高。
     
      與此同時,我國加大了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的力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便利度明顯提高,成本顯著降低。再加上實施了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執法等系列措施,外商投資意愿進一步加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對在我國境內注冊的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也明確了我國境內注冊的內資與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走出去  “一帶一路”統領開放新格局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份,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今年5月份,中國成功主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會各方達成了270多項具體成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邁上新臺階、進入新階段,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正能量。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進程中,我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產能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國際產能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途徑和重大舉措,取得豐碩成果。多邊、雙邊開放包容的合作格局逐漸形成,重大項目批量落地,支撐體系不斷完善,投資環境逐步改善。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發展中經濟體和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我國外貿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45.6%和27.7%,比2011年分別提高3.1個百分點和3.8個百分點。國內區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區占我國外貿出口的比重達到15.2%,比2011年提高3.3個百分點。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快速發展,占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3.8%,比2011年提高5.5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舞臺,還是中國延伸開放戰略、實現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和有關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溝通,拓展對外開放,也有利于縮小我國地區差距,全方位提升開放水平,“‘一帶一路’建設在未來開放的版圖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拓路徑  開放模式創新惠及世界
     
      “過去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復蘇貢獻巨大。”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過去5年,中國堅持進口與出口并重,加快實施積極的進口政策,“中國制造”惠及全球消費者,“中國市場”帶動世界經濟發展。
     
      貢獻的背后,中國的開放模式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今年5月份,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和積極響應。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對優質、特色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更加旺盛。”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表示,在這個背景下,將于明年舉辦的以進口為專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既符合中國自身發展需要,也符合世界共同發展需要”。
     
      “過去5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方針指引下,我國自貿區建設取得了重大實踐成就。”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通過簽署自貿協定,與自貿伙伴實現比WTO水平更高的相互開放,使我國市場與自貿伙伴市場深度融合,為我國對外貿易投資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合作環境。2016年,我國已經簽署協定的自貿區經濟規模占全球的10.3%,加上自身14.9%的份額,已形成占世界經濟25.2%的大市場。同時,過去5年我國在國內大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5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的總數已經達到11個,形成了東中西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開放格局。
     
      當前,我國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拓展。(記者 馮其予)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加速形成

      地方版擴大開放新政迎來密集發布期。近日,湖北、江蘇、福建等地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資企業進入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申請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
      2017-04-24
    •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2016年5月,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全面啟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一年來,12個試點城市和區域充分結合各自特點,創新改革舉措,積極落實試點方案,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7-05-26
    •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已完成試點任務的80%,未來還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創意、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17-07-07
    •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記者獲悉,繼上月國務院發布吸收外資文件后,目前已有50多個部門和20多個省市出臺了落實計劃,與此同時,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協調推進,包括減少新能源車制造領域外資限制等政策即將發布落地。
      2017-09-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