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中國時間”年度經濟盤點: 十大中國經濟新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17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編者按
     
      回望2017,有哪些經濟事件影響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又有哪些經濟事件深刻改變你我的生活?新年伊始,中國經濟網策劃推出2017“中國時間”年度經濟盤點系列,對一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做一系統回顧。本期推出十大中國經濟新聞。
     
      1、十九大描繪改革新藍圖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在京召開,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務,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改革任務。
     
      2、地方密集出臺多輪樓市調控 “房住不炒”落地有聲
     
      2017年,房地產收緊政策不斷升級,超百城共計發布200余次樓市調控政策。從“五限令”到“購租并舉”,需求側與供給側樓市調控“組合拳”朝著“房住不炒”的目標共同發力。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持續回落。
     
      3、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稱之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設立雄安新區,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義。
     
      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確定今后三年抓好三大攻堅戰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召開,會議確定,今后三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會議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著力解決擇校熱、大班額,就業性別歧視、身份歧視等民生問題。
     
      5、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 健全金融監管體系
     
      2017年11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作為國務院統籌協調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議事協調機構,“金穩會”被賦予審議金融業改革發展重大規劃,統籌協調金融監管重大事項,協調金融政策與相關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五大職責。
     
      6、互聯網小貸監管落地 互聯網金融告別野蠻生長
     
      一場由趣店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引發的輿論風波將現金貸行業推至風口浪尖,暴利、催收不當等問題成為焦點。2017年12月,《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和《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先后下發,互聯網金融正在告別野蠻生長。
     
      7、營業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營改增一年減稅逾萬億
     
      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通過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決定,標志著實施60多年的營業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9月,我國內地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年來累計減稅1.06萬億元。
     
      8、A股沖擊MSCI闖關成功 市場監管獲國際投資者認可
     
      北京時間2017年6月21日凌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聲明中稱,此次決定在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廣泛支持。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
     
      9、部委聯手遏制非理性海外投資 確保金融和經濟安全
     
      2016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出現快速增長,一些企業在海外投資并購中表現出一定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存在一定的對外投資的風險。2017年8月份,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的境外投資的類別。
     
      10、中國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與會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共達成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