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實體經濟回升,銀行業業績出現改善。截至24日,已有12家A股上市銀行“曬出”2017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大部分上市銀行的盈利和資產質量均處于改善向好階段。具體表現為,目前所有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均實現了凈利潤和資產規模的同比增長,多數銀行凈利潤增速較2016年上升。而不良貸款率方面,除浦發銀行以外,其他銀行均較去年年初有所下降。
各銀行未在快報中公布不良貸款余額,但絕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自2017年以來開始逐步向好,12家公布業績快報的銀行中11家不良率出現下降。其中,常熟銀行不良率為1.14%,同比下降最多,達0.26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不良率為1.59%,較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一向業績表現“堪憂”的江陰銀行,2017年也出現了“翻身”,不良率為2.39%,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2017年不良率由2016年的1.89%升至2.14%,在上市銀行中罕見增長并超“2”。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不良壓力進一步緩解、撥備覆蓋率提高,銀行利潤增速有望進一步改善;且受金融去杠桿及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流動性相對緊張,利率中樞有望上移,或將利好銀行利息差收入。
“宏觀經濟復蘇跡象顯現,實體經濟基本面得以修復,推動銀行資產質量趨于穩定,整體上將延續不良貸款余額上升、不良貸款率下降的‘一升一降’趨勢。不良貸款爆發的高峰已經過去,但對部分區域和行業仍需重點關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凈利潤增速方面,已經公布業績快報的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凈利潤增速較2016年上升,實現兩位數增長,達13.00%,另兩家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有所放緩。城商行和農商行方面,除了上海銀行和南京銀行,其他銀行凈利潤增速都較2016年有所提高,且多家農商行凈利實現兩位數增長。常熟銀行2017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2.67億元,增幅21.71%,居所有已披露業績快報的銀行之首。杭州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江蘇銀行和張家港銀行等也實現凈利潤增速兩位數增長,
展望2018年銀行業表現,天風證券報告顯示,上市銀行規模增速或出現一定的分化,大行資產規模預計穩健增長,股份行等規模增速或較低;貸款、債券等資產收益率上升將支撐凈息差同比改善。“息差與資產質量的改善有望支撐上市銀行業績進一步改善,行業整體凈利潤增速有望達到9%,其中,大行受益于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和息差上行帶動,預計盈利增速提升至近10%,股份行盈利增速7%左右。”上述報告稱。(記者 張莫 實習記者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