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31





      中經工業景氣監測預警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31.1、128.9、128.6和126.6,景氣指數從2016年110至120之間的弱景氣區間進入120以上的正常景氣區間。
     
      與此同時,工業發展質量也呈現出持續提升的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高端產品出口呈持續上升趨勢。長期以來,我國出口產品主要是原材料、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產品等低端、低附加值產品。近年來,國內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產業結構逐漸向中高端邁進,汽車、高鐵、航空航天、電氣設備等中高端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鐵道及電車道機車、車輛及零件,以及除鐵道及電車道車輛外的車輛及其零件、附件,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出口額(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速分別為63.8%、14.9%和12.6%,均高于全國出口額10.8%的增長水平。
     
      二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滲透到工業領域,推動我國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發展。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在全球興起,我國在智能終端、無人機、電子商務、云計算、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崛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在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2500家企業中,中國有376家,居全球第三位;2017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中興、華為在全球PCT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公司中高居第一、第二位。人工智能產品、大數據關聯產品、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品層出不窮,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8.1%、67%、51.1%、40.1%、31.3%、30.6%,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三是工業企業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持續下降。近年來,工業企業通過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及節能降耗技術的推廣使用,單位工業產出的資源消耗持續下降。經測算,2011年至2016年,我國工業單位增加值的水資源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9.0%、9.9%、8.3%、9.9%、7.2%和5.7%;2014年、2015年,我國工業單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5.1%和6.8%。
     
      四是產品質量穩步提升。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激烈的市場競爭倒逼企業重視產品質量,強化質量管理,產品質量得到穩步提升。國家質檢總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國內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分別為88.9%、92.3%、91.1%、91.6%、91.5%,連續4年保持在90%以上。2017年全年日用消費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1.6%;我國汽車制造、專用設備、化學制品、儀器儀表等行業產品質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歐美對我國出口商品通報召回數量較5年前下降22.7%。
     
      工業企業質量的提升與工業企業創新活動的持續加強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業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創新產出能力快速提升,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全國37.9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全國有8.7萬家企業開展了研發活動,比上年增加1.3萬家,增長18.1%,增速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企業的比重為23%,較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規上企業研發經費為10944.7億元,比上年增長9.3%,增速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0.94%,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規上企業共開發研發項目36.1萬項,比上年增長16.5%。企業的研發活動有效地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2016年,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人均產值和收入利潤率分別為135.2萬元/人和6.37%,分別比未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高14.6萬元/人和0.33個百分點。
     
      在肯定工業企業質量提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2017年工業景氣指數回升,很大程度上與工業品價格較大幅度回升有關,特別是煤炭、鋼鐵等資源型產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對企業銷售、利潤增速有較大貢獻。數據顯示,2017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3%,其中煤炭價格上漲28.2%,鋼鐵價格上漲27.9%;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1.1%和21%,其中煤炭分別增長25.9%和2.9倍,鋼鐵分別增長22.4%和1.78倍。工業企業利潤的快速增長和工業景氣的回升,為工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工業長期保持良好的景氣狀態,利潤長期保持平穩增長,真正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過度依賴價格上漲是不行的,因為價格上漲尤其是較大幅度上漲是不可持續的。為此,要堅決摒棄短期行為,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環境,通過創新驅動力的不斷增強,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04-11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發布

        記者5月2日從科技部獲悉,為明確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推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部組織制定了《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2017-05-03
    •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017-05-06
    • 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措施激勵改革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國務院對落實重大政策成效明顯地方實施的24條激勵措施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
      2017-05-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