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2018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毛盛勇指出,從數據來看,當前工業生產有所加快,消費比較活躍,價格總體平穩,就業繼續向好,國民經濟起步向好,總結起來有三個特點:
(圖片來源:互聯網)
第一,消費升級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從消費的業態來看,網上零售額增速超過37%,比上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線上帶動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從實物消費來看,消費結構加快升級,高品質的消費像化妝品和智能家電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很主要的一個貢獻來源于汽車類的消費增長加快。汽車銷售量增長并沒有那么快,但是平均單價上升比較多,這說明汽車的需求在更新換代、結構在升級。服務類消費也在加快增長。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人數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6%。春節期間電影票房增長同比超過60%。
第二,新動能支撐能力不斷提升。新動能有兩塊:一塊是傳統的動能在加快改造升級,兩年來,在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落后的產能逐漸退出市場,實際上為優質產能騰出空間,傳統的行業、傳統的產能在持續改造升級。另一塊是新興動能在加快成長,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持續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還有一些新產品,像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超過25%,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超過178%,當然有基數比較小的原因,也有一些新產業的增長速度在加快。新動能的成長有利于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也有利于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在不斷累積。從民生領域來看,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位于低位,低于5%,比上年年末包括上年同期均有小幅回落,這也說明就業的狀況還是比較好。從效益來看,1-2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比上年同期也有所加快。我們也可以看一些結構指標。從產業角度來看,二三產業更加協調發展,二三產業都有所加快。從需求來看,內外需求也都比較活躍,反映內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個百分點;出口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今年1-2月份出口還增長了18%。從區域來看,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速度上總體要快于全國,也快于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也在繼續回暖。區域結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的協同性、協調性在增強。還有,從生態環保指標也可以看出來,1月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優良天數的比例為6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6個百分點,特別是北京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6%,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毛盛勇表示,1-2月份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其中有些指標的變動也有春節等季節因素的影響。另外,1-2月份在全年整個經濟規模中占的比重比較小,所以要鞏固目前這種向好的勢頭還需要全國上下繼續努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