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發展新動能折射就業市場新動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29





      在國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成長。高技術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電子商務等蓬勃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經濟發展新動能給就業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和熱點?
     
      降:上海、廣東等地制造業用工需求減少
     
      制造業是傳統的用工大戶,但是制造業大省廣東自2016年開始,全省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占市場總需求的50.1%,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東莞、廣州等城市用工需求的變化更明顯。
     
      東莞市虎門鎮是聞名的服裝產業基地,與去年相比,今年虎門鎮普工類需求下降了18.7%。“從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東莞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共2698個,新增設備儀器76315臺(套),減少用工近20萬人。”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副局長吳柏安說。
     
      據介紹,2017年納入廣州市就業培訓信息系統發布崗位需求中,廣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占比分別為0.09%、34.89%和65.02%。
     
      不僅廣東制造業用工需求下降,上海制造業登記就業人數也總體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制造業對于吸納就業的貢獻有所下降。根據上海市人社部門報告,從制造業的行業細分情況來看,紡織服裝、服飾業的登記就業人數降幅,高于制造業登記就業人數的總體下降幅度。
     
      專家指出,廣東、上海等地制造業用工需求下降,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性因素密切相關。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制造業企業紛紛上馬新技術、新設備、改造生產流程,“機器換人”大大減輕了對勞動力的依賴。同時,也有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客觀性影響。
     
      增:新興產業用工需求增長
     
      去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4%、11%和11.3%,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6.8個、4.4個和4.7個百分點。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拉動這些產業的用工需求持續增長。
     
      據上海市人社部門介紹,在制造業登記就業人數在震蕩下行的趨勢下,上海的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登記就業人數逆勢上升。
     
      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加速等帶動,2017年,陜西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附加值增速達12.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3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的不斷向好也體現在就業市場上。記者在陜西西安、安康等地采訪發現,今春陜西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汽車、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通訊技術等新興產業用工需求活躍。“除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需求旺盛外,中興通訊、比亞迪、國水風電等大型企業一直在招人。”西安市職介中心工作人員說。
     
      “互聯網人才從網店營銷人員擴展到了需要精通外貿英語的專業人員,需求進一步擴大,大有與傳統產業并駕齊驅之勢。”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洪峰說,互聯網、美麗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用工需求持續增加,用工層次不斷提升。
     
      高:求職者文化程度提高
     
      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受此影響,上海、廣州等地求職者的文化程度和素質也在提升。
     
      上海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建德介紹,目前在滬外來務工人員總數在600萬至630萬人,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基礎比上一代高,基本接受過初中以上的教育,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居多。
     
      “數據顯示,上海外來務工人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職稱的已經占到59%,而且還在逐年提升。他們對自己的定位也在改變,從以‘打工賺錢’逐步變為‘尋求自我’。”趙建德說,《上海市就業景氣指數報告(2017)》顯示,上海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者所占的比重穩步上升,較5年前增加一成,勞動者的素質不斷提升。
     
      “過去企業最缺普工,無學歷無技能都沒有關系,進場招聘的企業都準備了大巴車,一旦招到人就馬上帶回廠里入職上崗。”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李漢章說,隨著企業加快升級轉型,對工人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調查,廣州今年大專學歷的求職者占比首次超越高中/中專/中技學歷的求職者,占據求職主體地位,兩者占比分別為30.74%和29.38%,這是該中心成立16年以來首次出現這一情況。中等教育水平以上的求職者累計占全部受訪對象的六成。(記者周蕊、黃浩苑、陳晨)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開局穩中求進 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要達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年均7 2%的GDP增長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長,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長率在6 4%就能基本達成這一目標。
      2017-03-22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