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標向好 東北國企振興成效顯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04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調研了解到,作為東北振興的主力軍,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份的國企業績、用電量、資金流動性等多項指標向好,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而東北國企改革成效顯現的背后,是混改等改革重點領域獲得突破,其中遼寧納入國家第三批混改試點的企業方案已經初步形成。同時,東北國企與中央企業的合作也在加速落地,下一步將探索更多的新模式。


      一季度多指標實現“開門紅”


      開年以來,一汽集團旗下的一汽解放公司就處于忙碌的生產當中,長春、青島、成都和柳州四大整車基地滿負荷開工,一季度總產量達到8.23萬輛。而整個公司整車銷售也突破了10萬輛,同比增長14.6%,預計市場份額提升至24.8%。


      這種業績穩中向好的態勢并不是個例。《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吉林17家上市國企中有14家發布了一季報,其中10家的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中至少一項實現了同比增長。


      遼寧省國資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212戶重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57.9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利潤總額43.5億元,同比增長39.9%。黑龍江的成績單更為亮眼,該省國資委出資的16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4.1億元,同比增長15%,利潤總額9.01億元,同比增長108.5%。


      從一些國企的用電量上看,也呈現出一定增長態勢。國網長春供電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季度用電量同比增長41.76%,企業發展動力很足。


      對于下一步國企的發展,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都表現出了信心。據了解,一季度一大批國企大項目陸續投產,這其中就包括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長春市副市長呂鋒介紹說,工程預計每年將為長春當地提供近1600億元工業產值及近300億元以上的稅收,對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支持國企發展貸款余額1497億元,新增68億元,一季度貸款發放119億元。截至2017年末吉林分行支持國企發展貸款余額1429億元。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副行長孫乃波表示,新增發放68億元貸款,側面證明國企發展趨勢整體向好,資金流動性增強;二是全面支持國企改制發展戰略,尤其是去產能方面,在現有形勢下,金融機構有信心幫助國企脫困,實現良性發展,三是通過貸款幫助國企重組,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混改等重點領域獲得突破


      一季度“開門紅”的背后是國企改革、去產能等一系列工作的加碼提速。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4月赴東北調研時就強調,要以實施《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為契機,著力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擴大對外開放、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集聚人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以及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上下功夫,盡快在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他表示,要推動國企改革各項措施落地生根,全力突破東北地區國企改革重點難點問題。


      作為國企改革的關鍵點和突破口,今年遼寧加快國企混改步伐,有3戶企業已納入國家第三批混改試點。目前,這3戶企業的混改方案初步形成。在遼寧省國資委的逐戶指導下,試點企業正進行財務審計、資產評估、資產整合、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前期準備工作。


      黑龍江也提出2018年要再完成15戶省屬國有企業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2018年重點工作計劃》中明確,加強兩省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的經驗交流。


      在推進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方面,吉林省的整體工作位于全國前列。記者從吉林省國資委了解到,目前全省884個項目已簽訂移交協議848個,完成率達95.9%,10戶省屬企業86個移交項目全部簽訂了分離移交正式協議,所需資金缺口全部得到落實。據悉,今年吉林要基本完成全省國企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同時還將深入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低用電成本、用地成本等費用,優化企業營商環境也是備受關注的重點。黑龍江國資委日前就召開出資企業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浩進等專家則更為關注人才問題。面對東北地區近年出現人才外流情況,建議建立良性的人才引進制度,同時國家原有各類人才計劃向東北傾斜。


      央地合作密集落地


      在修煉內功的同時,東北國企與中央企業的合作也在加速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國家電網、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糧集團、國家開發投資集團、中國中車集團等一批中央企業加強在東北地區的布局與合作,具體領域包括裝備制造、物流倉儲、基礎設施建設、高新科技研發等。


      據悉,中糧集團目前在吉林省總投資超過100億元,擁有17家不同類型的企業,涉及玉米深加工業務、大米加工業務、糧食收儲貿易業務、畜禽養殖業務。未來3年內中糧將實現在吉林地區500萬噸貿易量、500萬噸玉米加工量。在遼寧的布局則借助了遼寧港口的優勢,以營口港建設為核心助力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的建設。


      就在4月底,黑龍江省與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將重點圍繞衛星應用、智慧城市、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航天技術成果轉化、校企合作、資本合作等領域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共贏發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吳燕生表示,后續航天科技集團將推動開放合作、融合發展工作,并助力航天技術成果在黑龍江轉化,同時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項目作為雙方合作的切入點,創新合作方式。


      吉林省則在上月召開的央企助力東北振興·建設美麗吉林座談會上與一批央企簽署了合作項目,同時國務院國資委與吉林省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表示,未來吉林省要更加主動對接央企,切實發揮央企在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深度開展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合作,全面加強在數字吉林建設方面的合作,形成高層次、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格局。(記者 段續 李建平 王璐 實習記者 黃可欣)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乘風揚帆破浪行——寫在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開局一周年之際

      一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對外公布,掀開了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大幕。一年間,東北大地改革潮起,千帆競發。三省經濟全面企穩,振興大業展新貌、開新局,站上了新的發展起點。
      2017-04-28
    • 東北振興唱響“四重奏”

      東北振興唱響“四重奏”

      2 1%、6 5%、6 3%,這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成績單。數字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近年來東北地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發展低谷,逐步企穩向前的發展態勢。
      2017-09-27
    • 助力東北振興 國有金融機構“引擎效應”凸顯

      助力東北振興 國有金融機構“引擎效應”凸顯

      小到一餐飯,大到一座城,資本市場帶動經濟發展的成果在東北隨處可見。國有金融機構創新多種產品和服務,以資本推動東北經濟持續發展,為東北振興“加油打氣”。
      2018-08-28
    • 東北四大城市“合縱連橫”布局 全面振興新格局

      東北四大城市“合縱連橫”布局 全面振興新格局

      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是中國東北四大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東北三省地方政府最近皆表示,今年將采取更多舉措支持四大城市“合縱連橫”、做大做強,發揮其引領輻射作用,挈領全面振興新格局。
      2019-02-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