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6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4.1%。CPI漲幅連續兩個月處于“1時代”,PPI環比由降轉升。
受訪人士認為,食品價格下降是CPI環比繼續下降的主要因素。受需求走弱影響,未來PPI或將呈現震蕩下行走勢。
CPI同比漲幅與4月持平
5月份,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下降0.2%。1~5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稱,從同比看,CPI上漲1.8%,漲幅與4月相同。食品價格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其中,雞蛋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24.7%和10%,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32個百分點;牛肉、羊肉和禽肉價格分別上漲3%、13.5%和6.4%,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豬肉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16.7%和2.7%,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4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2%,影響CPI同比上漲約1.74個百分點。
據測算,在5月份1.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
繩國慶表示,從環比來看,CPI下降0.2%,降幅與4月相同。食品價格下降1.3%,降幅比4月收窄0.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26個百分點,是CPI下降的主要原因。生鮮食品價格延續下降走勢,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4.6%和2.7%,豬肉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3.6%和1%。上述四類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26個百分點。
PPI同比漲幅擴大
5月份,PPI同比上漲4.1%,環比上漲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3%,環比上漲0.3%。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原材料等上游產品價格漲幅較大是影響5月份PPI上漲的主要因素。今年三季度至四季度需求可能會有所走弱,受其影響,PPI或將呈現震蕩下行走勢。
繩國慶分析稱,從同比來看,PPI漲幅比4月擴大0.7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3%,擴大0.2個百分點。在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合計影響PPI漲幅擴大約0.67個百分點。價格漲幅回落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據測算,在5月份4.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9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繩國慶指出,從環比來看,5月份PPI由降轉升。生產資料價格由降轉升,上漲0.5%;生活資料價格持平。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比4月增加13個。在主要行業中,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7.5%,漲幅比4月擴大4.3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3.6%,擴大2.9個百分點。受鋼材市場需求較旺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降轉升,上漲1.3%。(李可)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