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信心來自于強勁的增長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29





      西藏林芝的少女收到了來自韓國的護膚品,俄羅斯的大叔收到了中國制造的手機……今年的“618”購物節期間,京東的全球購和全球售都取得亮麗成績單,網上消費的紅火背后是強勁增長的中國經濟。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增長勢頭良好。


      中國經濟,信心來自于強勁的增長動力。


      三個指數看發展的強勁信心


      看宏觀經濟形勢,要看一個重要的先導指數——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它代表著趨勢,也代表著信心。


      5月份,制造業PMI為51.9%,繼續保持擴張態勢,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為2017年10月以來最高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市場活躍度上升。”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5月份,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1%和53.8%,分別比上月上升1和0.9個百分點,均為年內高點。


      從制造業PMI還可以讀出什么?“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支撐作用繼續增強。”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3.0%和54.8%,分別比上月上升1.3和1.0個百分點,且均持續高于制造業總體水平。消費品制造業PMI為52.7%,與上月基本持平,走勢平穩。


      再看另一個重要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9%,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4個百分點,持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郵政快遞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保持擴張勢頭。


      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2.9,與上月持平,高于2012年以來均值16.1點,顯示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其中,體現消費者對當前形勢看法的滿意指數為118.1,比上月上升0.6點,高于2012年以來均值16.7點;消費者收入信心指數、就業信心指數和消費意愿指數分別為120.9、126.4和114.3,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中國經濟,已經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6.5%~6.9%的區間,增長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韌性強大。


      新技術新業態新主體聚集澎湃動力


      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售、面部識別支付……新技術逐步嶄露頭角,“互聯網+”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入融合,網絡購物、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高速增長,直播教學、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悄然興起,我國經濟發展正在聚集起新的動力,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優化創新生態,不斷改善創新環境,進一步擴大開放,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明顯增強。”寧吉喆說。


      數據顯示,網上零售及快遞等相關行業發展迅猛。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7%;完成快遞業務量178.5億件,增長28.3%。信息服務、電子商務行業收入高速增長——1—4月份,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信息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3.8%,其中電子商務平臺收入增長40.4%。


      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新主體新成果不斷涌現,日益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1—5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265萬戶,同比增長12.3%,日均新登記1.76萬戶。1—5月份,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達56萬件,授權量達13.9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17331件,同比增長10.5%。


      代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的新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低碳化、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快速發展,促進新產品大量增加。


      1—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中,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5.1%和10.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8.2和3.2個百分點。


      1—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5.8%,工業機器人增長33.7%,智能電視增長23.2%。3D打印設備、生物基化學纖維、單晶硅、石墨烯等產品快速增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持續顯現


      “今年以來,全國上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扎實有效,大力破除無效低效供給,先進產能有序釋放。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有力推動產業、需求和區域結構調整優化。”寧吉喆指出。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有效提升。產能利用率在提升,企業經營狀況在持續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減稅降費政策紅利顯現,企業成本降低。同時,短板領域投入力度加大,農業、環境、公共設施等投資快速增長。1—5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6.7%、16.1%和8.6%,分別快于全部投資30.6、10.0和2.5個百分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不斷顯現: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向中高端邁進;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需求快速擴張,帶動服務業較快增長;工業升級步伐加快,市場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加大,以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勢頭鞏固,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寧吉喆強調,“當然,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記者 張翼)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