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入環境優化 市場主體持續活躍增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6





      記者7月5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全國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上半年,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億大關,達到1.03億戶。其中新設市場主體998.3萬戶,同比增長12.5%,新設企業327.4萬戶,同比增長12.5%。上半年,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說:“上半年市場監管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隨著準入環境的優化,市場主體持續活躍增長。新設市場主體大幅增長,成為創業創新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營商環境更優化


      張茅介紹,上半年,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廣度拓展,促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新企業、新產品、新藥品、新發明快速進入市場,為經濟繁榮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企業準入、準營門檻更低。優化辦事流程、減少開辦環節,許多地方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減。全面規范“多證合一”改革,首批將24項涉企證照統一整合。“證照分離”改革在更大范圍復制推廣,分類推進改革試點,著力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深入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22個省份實現無紙全程電子化,穩步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和應用。持續推進企業簡易注銷改革,累計38.8萬戶企業通過簡易注銷程序退出市場。


      產品準入改革提速。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一企一證”改革全面推行,在全國20個省份推行簡化生產許可證審批程序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改革,認證目錄產品種類從160種減至141種,對20種質量穩定、安全風險較低的產品,允許企業運用自我聲明評價方式替代第三方認證。


      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注冊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加快特殊食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新批準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204個,在審注冊保健食品申請數由1萬余件降至8000余件。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創新藥、臨床急需藥品和進口藥品上市速度顯著加快。


      知識產權注冊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全國設立6個商標審查協作中心、123個商標受理窗口,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縮短至7個月左右。上半年,商標注冊申請358.6萬件,同比增長57.5%。累計有效注冊商標1680.7萬件。專利授權周期穩定在22個月左右,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2.3萬件,同比增長6.3%。至6月底,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147.5萬件。


      強化競爭執法工作,市場競爭更有序


      上半年,公平競爭審查和競爭執法取得一定成績,促進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為市場經濟平穩運行創造了條件。


      目前,公平競爭審查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省級政府、93%市級政府、50%縣級政府已部署落實;各地區、各部門共對12.2萬份文件開展了公平競爭審查。積極查辦印章、交通、供氣、供熱等領域的行政壟斷案件,有效糾正和制止了指定交易、地方保護、組織經營者壟斷等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圍繞企業和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厲查處燃氣、電力、供水、殯葬、電信等民生領域價格壟斷行為。深入開展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專項整治,著力查處重大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加強經營者集中審查全鏈條反壟斷監管,上半年共審查經營者集中案件218件,同比增長40%。


      組織開展涉企和民生領域價格收費專項檢查,指導地方加強房地產、電子商務、藥品等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市場價格監管。至5月底,對價格違法行為實施經濟制裁15.7億元。組織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集中整治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以及涉網不正當競爭等突出問題,至5月底共查處案件2245件,案值4.4億元。


      加強市場安全監管,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是質量安全的底線。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切實加強市場安全監管,加強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鏈條質量監管,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推動生產經營者對產品質量實施擔保,落實“三包”、補償等責任。改革監督抽查制度,推行“抽檢分離”,共監督抽查5萬多批次產品,處理不合格產品3532批次。上半年共查處質量違法案件2.1萬起,同比增長9.6%。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監管,召回缺陷消費品2991.9萬件,同比增長9倍多。


      加大藥品監管執法力度,至5月底,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3.5萬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52件。開展國家藥品和醫療器械抽檢,完成國家藥品抽檢1.78萬批次,檢出不符合規定藥品480批次。


      張茅強調,下半年要抓好五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5個工作日的目標。二是大幅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完成取消14類、下放4類的改革任務。三是抓好“證照分離”改革,確保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四是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市場監管日常檢查“雙隨機”方式全覆蓋,檢查結果全公開,抽查比例不低于5%。五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數量同比減少。(記者 林麗鸝)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十足 全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

      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十足 全國市場主體突破1億戶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在介紹一季度市場環境相關情況時表示,一季度我國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優化,新企業、新產品、新發明快速進入市場,為經濟繁榮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2018-05-03
    • 加快政策落地 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

      加快政策落地 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

      11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商務部將按照相關要求,與有關部門一道,切實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貫徹落實,明確分工、明確時限,提高政策的落...
      2018-11-12
    • 近五年我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增加七成以上

      近五年我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增加七成以上

      我國市場主體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不足50萬戶,到2018年11月底,全國實有市場主體1 09億戶。特別是近5年來,我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增加70%以上。
      2019-01-09
    • 12%!前三季度市場主體增速平穩活力凸顯

      12%!前三季度市場主體增速平穩活力凸顯

      截至9月30日,全國實有市場主體1 19億戶。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9月,每月實有市場主體增速都穩定在12%以上。市場主體增速平穩,得益于不斷降低的投資創業制度性成本,更進一步發揮就業“穩定器”作用。
      2019-10-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