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省市出臺新政 社會辦醫再迎密集政策紅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9





      社會辦醫正迎來央地多重政策力挺。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已經有近20省市發布促社會辦醫新政,涵蓋降低準入門檻、提高審批效率、提供財稅和投融資支持等多項關鍵內容。在專家看來,社會辦醫步伐再提速,將為公立醫院破除壟斷以及醫改的深入推進提供又一“強心劑”。


      我國社會辦醫正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年末全國共有醫院3.0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1.8萬個。相比2016年,公立醫院數量減少了約1000家,而民營醫院增長了2000家。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醫療改革進程的加快,是公立醫院總數量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社會辦醫是中國醫改的一大關鍵點,在政策利好持續釋放下,有望引發社會辦醫新高潮。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包括湖北、湖南、山西、福建、天津、浙江等近20省市就促進社會辦醫出臺支持政策。其中,湖北省提出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大力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山西省明確發展社會辦醫23項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浙江省還成立了首個社會辦醫醫聯體,75家社會辦醫醫療機構加入。


      國家層面也是重磅政策連發。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核心內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社會辦醫門檻將大大放開。


      “為醫療機構與醫護人員審批注冊流程‘松綁’,切實解決了準入門檻高、前置審批程序繁瑣問題,為社會辦醫擴容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時,也有利于社會資本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做大做強做優健康服務市場。”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關博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看來,目前,我國非公立醫院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0%,但服務量僅占20%。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起點低、底子薄、整體層次不高,競爭力較弱。


      打造高質量非公立醫院成為未來社會辦醫的重要方向。關博告訴記者,從世界主要國家醫療衛生機構構成結構來看,公立醫療機構更多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揮健康服務體系中“保基本”功能,社會辦機構注重非基本、更高水平的服務形式,并延伸產業鏈,相互之間合作遠大于競爭。(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營改增試點交上出色“答卷” 多重紅利持續釋放

      營改增試點交上出色“答卷” 多重紅利持續釋放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4大行業納入試點范圍。自此,所有營業稅納稅人都改為繳納增值稅,標志著營改增試點稅制轉換階段工作完成。
      2017-06-15
    • 除了“證照分離”,自貿試驗區還釋放了哪些紅利

      除了“證照分離”,自貿試驗區還釋放了哪些紅利

      截至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有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在企業和老百姓眼中,近四年來,上海自貿區還釋放了哪些紅利,又給他們帶來了哪些體驗和感受之“最”?
      2017-09-26
    • 開放市場 擴大進口 讓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開放市場 擴大進口 讓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從出口導向轉向更加注重進出口平衡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貿易方向。這種外貿格局之變,折射出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也彰顯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017-10-23
    • 今年促消費新政有望密集出臺 將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今年促消費新政有望密集出臺 將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業內專家指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擴圍以及大范圍、大力度降低消費品的關稅,無疑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優質品、中高端消費品的需求,釋放出中高端消費的重磅利好信號,為中國消費者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2018-01-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