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新動能 消費新潛力 經濟半年報點贊新零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8






    北京某社區便民店店員在按照網絡訂單為居民配菜。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隨著今年上半年中國各地經濟半年報陸續出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顯現。其中,新零售成為引領居民消費升級的新亮點和促進各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業內預測,未來數年新零售將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但新零售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痛點”,如何解決這些“痛點”,決定著未來新零售能走多遠。


      新零售促進線下消費


      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中各類新興消費形式不斷發展,為居民消費升級打開了新空間。例如,打通線上線下銷售、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創新消費場景、推出“分鐘級”配送的物流服務等,這些強調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正在讓各地零售業煥發新生機,得到各地經濟半年報的“點贊”。


      新零售成為促進消費融合發展新力量。杭州市統計局7月下旬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杭州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73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生鮮超市+餐飲”等新模式頗受歡迎。同時,主要電器賣場和超市的零售額也同比大幅上漲。


      《2018年上半年廣州經濟運行情況》認為,新零售模式促進了新動能發展壯大。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落戶廣州,天貓無人汽車販賣機等新零售業態在廣州營業,促進了當地零售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北京經濟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增長22%。其中,以便利蜂為代表的“新型便利店+智能貨柜+箱式無人店”等便利服務模式,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


      新零售與實體行業的融合正在助推后者回暖。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超市、百貨店等實體業態增速加快,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6%、4.5%和1.6%。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認為,這主要緣于零售企業從4個方面著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一是發展品質零售,企業通過轉方式、提品質、優服務回歸零售本質;二是發展跨界零售,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創新場景、豐富內容、增強體驗;三是發展智慧零售,提升購物體驗;四是發展綠色零售,助推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專家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發展潛力巨大,將為中國消費增長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理念推動模式創新


      新零售緣何成為各地經濟半年報中的“香餑餑”?關鍵在于其技術和模式的創新。


      一些新零售企業近年來在利用信息技術,重構傳統便利店“人、貨、場”數據方面成效顯著。比如,通過人工智能和人臉識別技術,便利店對消費者的消費趨勢把握更精準;通過系統實時數據分析,便利店商品更新速度更快,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效率更高;通過對門店進行網格式管理和實時監控,便利店各門店的運營效率得到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深度融合。某新零售企業負責人認為,關鍵是實現理念、人才、資本、技術融合,其中理念融合是最根本的。只有具備重視每個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理念,才能最終做到便利店的“千店千面”。


      消費升級也是新零售成長壯大的重要原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第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時,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擴大進口、促進消費的政策,也使消費升級步伐加快。


      有業內人士表示,便利店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十分成熟,中國便利店成長空間巨大。在消費升級背景下,便利店無論是量和質都需要大力提升。


      新機遇呼喚加快融合


      如今,新零售正成為電商、零售、物流、商業地產等眾多行業發展的風向標,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布局。


      例如,阿里巴巴投資盒馬鮮生,采用“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經營模式;騰訊則聯手永輝超市,試圖打通線上線下運營;京東計劃5年內在全國開設100萬家便利店;蘇寧則將蘇寧小店開進了社區街道。


      那么,在新零售范疇內,電商和線下企業怎樣才能盡快從單純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轉變為服務新時代下消費者的內在需求?


      業內人士分析,新零售的本質是用技術改造零售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但目前新零售涉及的行業還面臨諸多“痛點”。以連鎖店為例,即便是國際一流的連鎖便利店,在信息時代也面臨數字化不足、模式創新不足等問題。如何解決好“痛點”,將決定未來新零售能走多遠。


      業內人士建議,新零售應抓住消費升級機遇,練好“好、快、多、省”這四字訣。“好”指要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消費體驗;“快”指便利服務效率,要以新型便利店、智能貨柜等業態創新,打通“銷售—運輸—生產”信息鏈,努力實現顧客購物“即拿即走”;“多”指商品的品類豐富,要建立全品類庫,根據終端數據智能分發到各門店,并進行優化陳列;“省”指通過提升運營效率來降成本。


      “總之,未來新零售與傳統行業的融合要以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驅動為基礎,做好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如此,則新零售必定大有可為。”專家說。(記者 彭訓文)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消費政策紅利將持續加碼 六大領域蘊含萬億商機

      記者了解到,今年有關部門將采取多項措施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包括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和綠色消費有效供給,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等。
      2017-04-17
    • 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共享單車、虛擬現實、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每一個新興消費業態的背后,都是一個大產業。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10日決定,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2017-05-12
    • 肉蛋菜降價利好消費者 商務部提醒防“菜賤傷農”

      肉蛋菜等農產品價格近期下降明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8日表示,此輪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供應增加,這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利好消息,但商務部也將密切關注“菜賤傷農”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
      2017-06-09
    • 助推經濟發展“火車頭” 中國消費金融動力有多強?

      助推經濟發展“火車頭” 中國消費金融動力有多強?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3 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 4%,高于GDP增速。同年,中國金融機構消費信貸余額占各項余額比例達到23 03%,新增消費信貸6 1萬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的50 22%。
      2017-06-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