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持續平穩運行基本面不會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5





      國家統計局8月14日發布的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在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的背景下,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為下一階段經濟走勢打下了非常穩固的基礎。下半年,中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向好態勢也不會發生變化。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總的來看,7月份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劉愛華說。


      從供給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與上個月持平。工業內部供給結構持續改善,動力增強。前7個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裝備制造業增長9.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6%,增速均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說明供給結構在持續優化。


      7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6%,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由于全國范圍內高溫多雨、洪澇災害頻發,對交通運輸等服務業行業的生產秩序產生影響。前7個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0%,與上半年持平,其中,現代服務業增長比較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30%以上的增長。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升級態勢繼續,前7個月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消費類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增長12.5%;7月份全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37.9%。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回升,民間投資增速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表明投資結構在優化,內生動力結構在改善。


      從就業物價指標看,前7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已實現全年計劃的80%。受就業季影響,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個月有小幅回升,不過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歲至59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4.4%的低位,表明就業形勢比較穩定。從物價看,7月份CPI同比上漲2.1%,核心CPI為1.9%,與上月持平,物價形勢比較穩定。


      從動能看,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從服務業看,上半年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保持15%左右的增速。此外,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22.6%。


      “目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國內結構調整扎實推進,在這一大背景下,同時考慮到7月份氣候等各方面因素對經濟運行的擾動,7月份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是相當不容易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劉愛華說。


      消費平穩增長有支撐條件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月份至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了0.2個百分點。總的來看,0.1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的月度波動是比較正常的。從累計增速看,1月份至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比1月份至6月份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仍然在合理范圍內。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目前已占到全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3%,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5個百分點,說明網上零售影響在加大。”劉愛華說,今年以來影響消費市場的因素與去年有所不同,一是進口關稅的調整,二是電商的各種促銷活動。這些因素對短期消費的增長造成了一些擾動。因此,在分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走勢時,需要排除這些因素的干擾,要看相對長期的走勢。


      劉愛華分析表示,我國有接近14億人的大市場,目前恩格爾系數降到了30%以下,消費升級態勢非常明顯。從消費支出占整個GDP比重看,2017年消費率為53.6%,與發達國家70%以上的水平相比仍然有明顯差距,這蘊含著巨大潛力。從消費領域發生的變化看,向服務業轉型的態勢非常明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旅游、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顯現出來。因此,從中長期看,消費市場擴容、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沒有改變,消費平穩增長有支撐條件和基礎。


      “目前社會上有一種推測,認為居民住房支出會影響到居民消費能力。實際情況是否如此,需要由數據來說話。目前全國和地方的資產負債表在編制當中。隨著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逐步推進、核算方法的完善,對這個問題應該會有更清晰的解答。”劉愛華說。


      經濟持續平穩運行基礎穩固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關于下半年經濟形勢的提問時,劉愛華表示,前7個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為下階段經濟走勢打下了非常穩固的基礎。下半年,無論從供給側看還是從需求側看,中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向好態勢也不會發生變化。


      劉愛華分析說,從供給側來看,今年以來轉型升級勢頭明顯、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供給質量明顯提高,上半年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提高至76.7%,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表明市場供需格局更趨平衡,為需求潛力的釋放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從需求側看,不管是消費、投資還是出口,都有穩定增長的基礎,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支撐條件沒有發生變化。從消費看,目前消費空間依然廣闊,潛力比較大,消費支撐條件比較充足。消費升級態勢持續,基本生活用品類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升級類商品銷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電影票房、旅游收入保持比較快的增長。


      從投資看,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出現企穩跡象,企業利潤和信心能夠支撐制造業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從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等指標看,可以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隨著政策落實落地,基礎設施投資下一階段也可能企穩。因此,下半年投資可能呈現企穩向好。


      從出口看,世界經濟出現了一些分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態勢比較明顯,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不過,從整體上看,世界工業生產目前表現比較穩定,就業持續改善,總體復蘇態勢仍在持續。因此,出口保持較快增長有基礎。(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從“穩”字看中國經濟年中基本面

      時至年中,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即將出爐,世界期待從“半年報”中讀懂中國經濟運行態勢。業已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穩”字當頭,動力強、后勁足,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2017-07-12
    • 經濟發展長期向好基本面未變

      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都在合理區間,甚至好于預期,經濟運行比較平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 9%,同比提高0 2個百分點,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最高值
      2017-07-28
    • 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吸引境外資金流入

      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吸引境外資金流入

      中國人民銀行2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15億美元,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億美元,升幅為0 68%。這是我國外匯儲備自2017年1月份跌破3萬億美元以來連續第12個月回升。
      2018-02-08
    • 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健 跨境資本流動保持基本穩定

      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健 跨境資本流動保持基本穩定

      7月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21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15億美元,升幅為0 05%。
      2018-07-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