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合作,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6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貿易與開放”“貿易與創新”和“貿易與投資”三場平行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同時舉行。40多位有關國家和地區領導人、重量級產學界嘉賓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共聚一堂,圍繞“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主題進行了交流討論。與會嘉賓聆聽了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高度評價中國成功主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虹橋國際經貿論壇。


      擴大開放,驅動新一輪貿易發展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彰顯進一步開放市場、推動全球貿易與合作的誠意,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紅在“貿易與開放”論壇上說。


      與會嘉賓高度評價了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表示各國應共同抵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只有開放才能使不同國家相互受益、共同繁榮、持久發展。


      開放是大勢所趨。“我覺得全球化不會停止,這是自然的趨勢,拒絕全球化就像拒絕重力一樣。”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鞏說。瑞典高級研究員馬茨·卡爾森也對此表示贊同:“貿易摩擦是可以解決的,開放已經融入了很多人的血液中。”


      開放帶來巨大機遇。“我們把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市場開放給其他國家,給外企帶來機遇,日本一家紙尿片公司專門為中國增加了生產線。”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說。新西蘭PRM牛羊肉工廠總經理布倫特介紹,新西蘭經濟與中國經濟高度互補,他們將加快布局、進入中國市場,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新西蘭牛羊肉產品。


      開放讓更多人受益。“中國對美國出口價廉物美的消費品,讓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可以節省850美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說,“要讓更多人從貿易中受益,就要盡可能地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企業和人們參與其中。”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認為,沒有必要分贏家、輸家,所有人都能從增加的消費中受益。


      鼓勵創新,推動貿易增長新舊動能轉換


      “貿易格局會因為技術而改變。我們要利用技術讓貿易更包容,讓年輕人用手機可以買到全世界的產品,并且把他們的產品賣向全世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


      在“貿易與創新”平行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各國應緊抓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新機遇,創新經濟模式,拓展貿易方式、激發貿易活力,打造更安全、更公平、更繁榮的世界。


      創新與貿易相互促進。“貿易和創新有著非常強的內在聯系。克羅地亞一家公司發明了高性能的電動超級跑車,將與中國企業合作在湖北設立一家價值1.58億美元的制造廠。技術讓我們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密。”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說。羅氏集團董事會主席克里斯托弗·弗蘭茨認為,創新帶來貿易活力的同時,貿易也反過來推動創新,匯聚多種多樣的新想法。


      創新讓企業成本降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說:“隨著技術創新,整個航運運營成本較大幅度降低,智能發展也助力船舶大型化并降低成本,1美元大概可以讓1噸貨物運110海里。”


      創新讓人們生活更美好。“創新在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我們和中國企業合作開發新型疫苗冷藏箱,可以解決缺乏電力供應地區的疫苗儲存難題。”泰拉能源主席比爾·蓋茨說。意大利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和勞工部部長迪馬約認為,創新需要進一步消除數字鴻溝,“更多的信息意味著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服務。”


      振興投資,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持久動能


      “此時舉辦進博會和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具有標志性與戰略性意義,猶如朦朧中的一道曙光,有利于消除對不確定性因素的顧慮,讓各國恢復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泰國副總理頌奇說。


      “貿易與投資”論壇嘉賓就如何振興國際貿易與投資,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持久動能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積極探求創造性解決方案,為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歷史告訴我們,貿易開放帶來繁榮,所以我們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支持中國發出的積極信號。”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說。


      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認為,投資一定要把整個產業鏈帶動起來,使上下游連為一體。“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促進企業投資,找到一個均衡狀態,照顧價值鏈上的所有人。”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阿蘭查·岡薩雷斯總結說。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介紹:“小米通過在海外投資,促進了當地就業,帶動了當地制造業,可以說實現了多方共贏。”


      搭建國際貿易平臺。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優素福·阿爾拜延說:“互聯互通、自由貿易對人類發展很重要。正是有了自由貿易,我國才能進入100多個國家進行商業活動。”如何促進各國自由貿易?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認為,“要有透明、法治、公平的規則,要有好的營商環境,更要有類似于‘一帶一路’、進博會這樣的好平臺。”(記者 林麗鸝 齊志明 丁怡婷 邱海峰)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加速形成

      地方版擴大開放新政迎來密集發布期。近日,湖北、江蘇、福建等地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資企業進入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申請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
      2017-04-24
    •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2016年5月,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全面啟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一年來,12個試點城市和區域充分結合各自特點,創新改革舉措,積極落實試點方案,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7-05-26
    •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已完成試點任務的80%,未來還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創意、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17-07-07
    •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記者獲悉,繼上月國務院發布吸收外資文件后,目前已有50多個部門和20多個省市出臺了落實計劃,與此同時,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協調推進,包括減少新能源車制造領域外資限制等政策即將發布落地。
      2017-09-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