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個稅時代改革紅利可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12





      明年1月1日,我國個人所得稅將正式開啟新稅制時代,包括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綜合部分所得都將落地,新減稅紅利釋放在即。《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距離我國新個稅法實施還有不到20天時間,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全速沖刺,以確保個稅改革紅利全面及時釋放。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加緊完善專項扣除的實施細則和相關征管配套準備,央行等也已啟動對全國個人首套房貸利息情況的摸底。


      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明年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其中,住房貸款利息方面,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住房租金根據納稅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隨著專項扣除實施之日的臨近,相關數據正在做匯集準備。《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目前部分國有銀行已經在配合財政部和央行進行首套房利息的數據摸底統計。不過,目前對于“首套房”如何認定和統計,相關部門并未給出明確的標準。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對記者說,目前其上報的數據既包括“首套房、首次貸款”的房貸利息數據,又包括“不是首套房、但是首次貸款”的房貸利息數據,上報時會標明統計口徑。據了解,關于首套房的定義,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另外,不同銀行對于首套房的認定也存在一定差別。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大行房貸規模在整體商業銀行房貸規模比重大約在四分之三左右,對大行的數據進行摸底有助于財稅部門做到“心中有數”,了解大概的抵扣規模,有助于個稅改革實施的加快推進。他也建議,未來希望財稅部門能和銀行部門的數據系統進行更好的對接,減少個人提交材料的數量和頻率,使個人個稅抵扣更為便利。


      新個稅的順利落地離不開相關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依據新個稅法,公安、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應當協助稅務機關確認納稅人的身份、金融賬戶信息。教育、衛生、醫保、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建、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此外,數據摸底也有助于在此基礎上加快完善實施細則。前不久,作為專項扣除實施重要依據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已結束為期兩周的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此前表示,圍繞社會公眾提出的具體意見,將更好地研究完善辦法,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的紅利。同時,根據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支出變化情況,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在執行過程中還將進行動態調整。


      在專項扣除細則加緊完善的同時,征管方面,稅務部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信息化建設、培訓宣傳等一系列準備。信息化建設是個稅改革實施的重要基礎。貴州省稅務局根據稅務總局部署,上線、推廣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網頁端和手機端,清理系統驗證不符的自然人信息,為新個稅法施行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此外,個稅改革關系到納稅人的切身利益,相關培訓和宣傳也很必要。北京市稅務局方面介紹,北京目前有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130萬、納稅人上千萬,改革涉及的人員多、體量大。據悉,北京市稅務局采取集中培訓、開設納稅人學堂、設置“個稅咨詢專窗”等多種形式加強個稅新政的宣傳。西城區稅務局主動走進全國政協及其下屬涉稅單位,為相關負責人及財務人員提供輔導培訓。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新個稅法有很多新的內容,而且涉及的納稅人多,一定要通過新的信息化手段來解決貫徹落地的問題。對于財稅部門來說,目前最緊要的是完成硬件的升級和相關信息處理系統的鋪設。按新稅法同步調整個人所得稅扣繳軟件,做好信息系統升級的準備工作和宣傳指導,確保首次的預扣預繳可以順利完成。


      此外,她指出,新稅法實施使納稅人的海量信息在稅務部門信息匯集,這對稅務機關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需要形成稅務系統和其他部門信息交換的穩定接口,在此基礎上提高信息處理和辨偽工作的效率,為個稅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與此同時,企業也要做好將職工相關信息納入企業扣稅系統等很多準備,這樣在預扣預繳環節才能對接落地。


      今年10月起,提高起征點到5000元已率先實施,紅利開始釋放。數據顯示,首個申報期結束后,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名改革前的納稅人不須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


      明年起,伴隨專項扣除的落地,更大的減稅紅利可期。業內專家指出,具體來看,根據收入情況和負擔情況的不同,對不同納稅人的具體影響也不一樣。總體來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等收入群體減稅效應最為明顯。


      舉例而言,一個在北京工作的納稅人,有一個正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并有年滿60歲的父母,在北京沒有購房、租房居住,自己還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則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四項共計4600元專項附加扣除。假設其月工資為2萬元,不考慮“三險一金”,明年1月1日后,個稅為830元,相比3500元起征點時的3120元,以及5000元起征點后的1590元,稅負水平可分別降低73.4%和47.7%。(記者 孫韶華 張莫)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個稅配套改革將加速推進 總體設計方案已經清晰

      記者從業內獲悉,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將加速推進。包括制定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推動建立適應個稅改革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個稅風險分析系統,以及研究提出配套管理辦法等都將在今年推進
      2017-04-11
    • 財政部新設個人所得稅處 個稅改革進度有望加快

      為適應稅制改革的推進,財政部近期調整了部分處室機構設置。據財政部官網最新顯示,財政部稅政司共設9個處室,其中企業所得稅處、個人所得稅處在列。
      2017-04-12
    • 起征點擬調至每年6萬元 我國個稅邁出綜合征稅第一步

      起征點擬調至每年6萬元 我國個稅邁出綜合征稅第一步

      1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對部分勞動性所得實行綜合征稅;優化調整稅率結構;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即通常說的起征點,提高至5000元 月(6萬元 年);首次增設專項附加扣除……
      2018-06-20
    • 個稅改革,紅利有哪些

      個稅改革,紅利有哪些

      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社會高度關注的個稅改革,提上了立法議程。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意義,會給納稅人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專家學者。
      2018-06-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