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創新成效穩步增強 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用凸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13





    2017年中國創新指數為196.3——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用凸顯

      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測算,2017年中國創新指數為196.3(以2005年為100),比上年增長6.8%。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關曉靜表示,2017年,我國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投入力度繼續加大,創新產出持續提升,創新成效穩步增強。中國創新指數的走勢表明,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2017年,我國創新環境指數為203.6,比上年提高19.1個點。該領域的5個評價指標指數四升一平。


      關曉靜分析稱,2017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8383.6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地方財政科技撥款496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所占比重為59.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地方科技投入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全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為4.13%,與上年持平。近年來,國家財政資金對科學技術的支持穩步增加,為科技活動開展和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等政策的落實,企業受惠面不斷擴大。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受惠企業為2.4萬家,比上年增長40%。其中受惠的中小型企業為2.2萬家,比上年增長43.1%。


      經濟實力的穩步增強為實現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人均達到5.97萬元,按不變價計算,分別比上年增長6.9%和6.3%。在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經濟和產業發展過程中亟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為創新活動的持續開展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量。


      創新投入力度加大


      2017年創新投入指數為182.8,比上年提高10.6個點。該領域的6個評價指標指數五升一平。


      2017年,我國R&D(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為403.4萬人年,比上年增長4.0%,保持全球第一。2017年,我國R&D經費投入為1760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強度(R&D經費投入與GDP之比)為2.13%,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入R&D經費12013億元,比上年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強度(R&D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1.06%,首次突破1%。


      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凸顯。2017年,我國企業R&D經費支出達到1366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增速比上年加快0.9個百分點;企業R&D經費支出占全社會R&D經費的77.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2017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為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增速為近5年最高。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的比重為5.54%,比上年提高0.29個百分點,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創新產出全面提升


      2017年創新產出指數達236.5,在4個分領域中居第一位;比上年提高13.2個點,增長5.9%。該領域的5個評價指標指數全部實現增長。


      2017年,我國國內專利申請授權數為172.1萬件,比上年增長5.6%。截至2017年底,大中型工業企業擁有注冊商標41.7萬件,比上年增長7.3%,企業品牌建設意識進一步增強。


      技術市場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為134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增速比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技術交易額不斷創新高,表明技術成果的流動正逐步加速,為技術成果的大力轉化和應用奠定了較好基礎。


      創新成效不斷增強


      2017年,創新成效指數為162.2,比上年提高7.4個點,增速為4.8%。5個評價指標指數全部實現增長。


      企業新產品銷售再創佳績。創新對產品結構調整的作用明顯。2017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6.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6%;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22.1%,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比重創2005年以來的新高。在實現產品創新的2.65萬家大中型工業企業中,有66.0%的企業推出了對于國內市場全新或有重大改進的產品,有28.4%的企業推出了對于國際市場全新或有重大改進的產品。


      高技術產品出口較快增長。高技術產業是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2017年,在國際市場需求回暖、“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等諸多因素影響之下,以計算機通訊為代表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額達670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趨勢。


      能源利用進一步合理。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推動了能源的合理利用。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4.9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9%,繼續保持低速增長;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0.8%,比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04-11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發布

        記者5月2日從科技部獲悉,為明確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推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部組織制定了《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2017-05-03
    •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017-05-06
    • 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措施激勵改革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國務院對落實重大政策成效明顯地方實施的24條激勵措施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
      2017-05-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