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2019年經濟工作五大信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14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2019年經濟工作五大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13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9年經濟工作。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政治局會議傳遞出2019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信號。


      信號一:“五個堅持”“六個穩”勾勒2019年經濟工作方向


      這次會議對2019年作出重要定位——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


      圍繞關鍵之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并要求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說,“五個堅持”和“六個穩”勾勒出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主要方向。特別是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強調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重申堅持以市場化為取向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面對復雜局面,關鍵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會議指出,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分析人士指出,明年工作重點將繼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高金融可及性,減輕各類負擔;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打贏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關口。會議強調,明年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按照已確定的行動方案,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


      信號二: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


      當前,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各種周期性、結構性、體制性因素交織疊加,加大了經濟工作的難度。


      張軍擴說,展望明年及未來一個時期的國內外發展環境,總體呈現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性更多、風險和挑戰更加復雜的局面。


      會議強調,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繼續抓住并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信心,把握主動,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中央對于我國仍處于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沒有改變,展現出強大的戰略定力和發展信心。”王軍說,要增強憂患意識,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更清醒的認識,化危為機,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解決存在的問題。


      會議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注重穩扎穩打,加強協調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當前關鍵要聚焦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加強宏觀政策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協調不夠、節奏力度把握不好,為經濟運行營造良好預期。


      信號三: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一國經濟的根基。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高質量的制造業作為支撐。


      會議提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當前,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問題依然突出。必須在“破”與“立”上同時發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齊頭并進,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是培育與之相適應的產業生態。


      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說,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行業管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鼓勵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完善工業研發、投資和技術改造的政策環境,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加快人才培養,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努力拓展發展空間。


      信號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強大的國內市場,可以有效化解外部沖擊,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產業體系中的影響力。


      會議指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性水平。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蘊說,要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培育形成新供給,形成具有較強增長帶動力的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推進消費提質升級。


      會議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好各地區比較優勢。


      分析人士指出,以鄉村振興撬動巨大發展空間,通過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經濟空間布局,我國發展韌性將更加強勁。


      信號五: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民生工作重要性尤為凸顯。會議明確要求,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基。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穩就業措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維持在5%左右的較低水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說,今年以來,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與此同時,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和就業會帶來一些影響。再加上就業領域固有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勞動者對高質量就業、自主創業的需求日益增加,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完善措施保障。


      分析人士指出,把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明年重點工作之一,意味著2019年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重點領域將有更多實質性政策出臺,切實增加百姓福祉。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焦洪昌說,做好民生工作,不僅能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為我國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專家指出,會議強調了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這一點十分重要。只有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才能切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記者安蓓、陳煒偉、葉含勇、張辛欣、杰文津)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開局穩中求進 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要達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年均7 2%的GDP增長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長,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長率在6 4%就能基本達成這一目標。
      2017-03-22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