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外貿實現穩定增長 加快轉型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5





      □ 外貿成績來之不易,可以用五個字評價:營商環境“好”,外貿企業“多”,貿易伙伴“廣”,增長動力“強”,質量效益“優”


      □ 進出口增速出現波動是常見的,主要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水平以及外貿企業進出口節奏等多種因素有關,從更長的周期角度來觀察,這種波動程度將會有所減弱


      □ 當前,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中央圍繞穩外資穩外貿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逐步顯現,為今年外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2018年,我國外貿實現了穩定增長,并帶動了進出口規模達到新的歷史高點,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在國新辦1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


      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為2013年以來的新低。


      “過去的一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困難和挑戰顯著增多。在此形勢下,我國外貿按美元計價全年增長12.6%,遠超全球貿易3.8%左右的增速,實現了貿易強國建設的良好開局。”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研究員楊長湧說。


      外貿成績單呈現五大亮點


      “在外部環境深刻改變的情況下,去年我國外貿發展仍能取得如此成績,來之不易!”對于這份外貿成績單,李魁文用“好、多、廣、強、優”五個字給予了評價:


      ——營商環境“好”。去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去年,我國主動降低了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有效促進了進出口的增長。


      ——外貿企業“多”。我國經濟的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為外貿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據統計,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由2017年的43.6萬家提升到2018年的47萬家,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升。


      ——貿易伙伴“廣”。2018年,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在與傳統貿易伙伴保持良好增長速度的同時,也積極拓展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


      ——增長動力“強”。從量、價因素來看,去年我國進出口增長數量拉動因素更強。據初步測算,我國進口數量指數為106.4,出口數量指數為103.6,數量對外貿貢獻程度均超過了五成。


      ——質量效益“優”。在進出口更加均衡、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產品結構更加優化的同時,機床等部分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集成電路等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優質消費品進口也保持了較快增長。


      外部不確定性是最大隱憂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關于如何看待2018年第四季度外貿同比增速放緩的提問時,李魁文表示,進出口增速出現波動是常見的,主要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水平以及外貿企業進出口節奏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從更長的周期角度來觀察,我們認為這種波動程度將會有所減弱”。


      數據顯示,2018年4個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依次為6.76萬億、7.36萬億、8.18萬億和8.21萬億元,外貿規模呈“逐季提升”態勢。其中,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進出口規模均超過了8萬億元,處于較高水平。


      2018年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8%,與全年9.7%的增速相比,略有放緩。李魁文表示,首先要看到,第四季度進出口規模為8.21萬億元,是4個季度中規模最大的。相比三季度,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基數抬高了5%,這是第四季度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


      李魁文認為,當前我國外貿領域發展最大的隱憂,還是外部環境的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可能受到拖累。


      “雖然外貿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在增多,外貿增速也可能有所放緩,但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沒有變,建設貿易強國的前景是光明的。”楊長湧說。


      合力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對于今年我國外貿發展趨勢,多位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表示,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全年外貿發展有望繼續穩中提質,外貿整體質量和效益將進一步提高。


      “總的看,當前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中央圍繞穩外資穩外貿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為今年外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李魁文說。


      作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亮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外貿占比繼續提升,繼續保持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


      “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海關將繼續支持民營企業減負增效。”李魁文表示,海關開展關稅保證保險試點,通過引入保險公司參與海關稅收擔保,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減輕負擔,同時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進口有關科研和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稅收。


      此外,海關還將推進“多報合一”改革,服務民營企業“走出去”。進出口企業可直接使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一次報送”企業年報,不再需要向海關多頭報送。


      “下一步,要以產業轉型為支撐,加快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楊長湧表示,要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特別是推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發展,拓展多元化外貿市場,同時繼續擴大進口,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記者 顧陽)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外貿出現近三年來首次月度逆差

      針對中國外貿今年2月份出現近三年來首次的月度逆差,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回應稱,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是正常現象。
      2017-04-14
    • 跨境電商試點一年:拉動地方外貿轉型成效初顯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即“4·8新政”出臺已歷一周年。一年來,電商行業有人歡喜有人愁,經歷陣痛也滿懷希望。
      2017-04-14
    • 春季廣交會釋放外貿回暖信號

      第121屆廣交會日前進入第二期。從已經結束的第一期展會情況看,受全球市場回暖等周期性因素影響,以及我國支持外貿發展政策的效果顯現,我國外貿企穩向好的態勢更加明顯。
      2017-04-28
    • 從外貿“晴雨表”看中國經濟底氣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 8%,表現“亮眼”。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企業如何看?怎樣在“黑天鵝”頻頻的國際環境中求得更好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帶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2017-04-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