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重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6





      在1月15日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央行的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舉措,對經濟熱點做出一一回應。


      業內專家表示,三大宏觀經濟主管部門的齊發聲,表現出宏觀經濟政策將更協調更注重合力的發揮,各部門“幾家抬”將更加凸顯。


      投資圈定兩大關鍵詞


      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用兩個關鍵詞,三個“下功夫”,勾劃出今年投資的發力重點。


      他說,兩個關鍵詞就是“建設”和“改造”。具體而言,“建設”突出五個方面: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民生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力度,尤其是補上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方面的短板;加強生態環保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改造”,突出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值得關注的是,近來,投資項目審批明顯提速。連維良強調,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重在精準投資、有效投資,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在投資重點上突出補短板,在項目選擇上突出納入規劃的項目,在投資決策上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補短板、穩投資、防風險相統一。


      對于備受關注的債轉股進展,連維良透露,目前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與此同時,市場化債轉股落地率,也就是簽約之后實施到位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落地金額已超過6000億元,2018年落地率超過了30%。


      他表示,2019年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將繼續加大力度。一是要提高簽約的到位率。二是突出重點方向。加大優質企業債轉股力度,加大對臨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的力度,還要加大民營企業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力度。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在途


      今天我國將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作為對納稅企業和納稅人來說“真金白銀”的紅利將如何推進備受關注。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在發布會上詳細解讀了今年減稅降費的思路。


      許宏才指出,2018年我國減稅降費1.3萬億元。在此基礎上,2019年還要有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繼續推進實質性減稅。三是全面實施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四是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同時,清理規范收費,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力度。


      他同時透露,“具體的增值稅改革方案,現在還在研究論證和測算過程中,但肯定會有實質性的減稅措施。方案將按程序審議后公布實施。”


      除了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今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包括加大支出規模,其中就包括要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更好發揮專項債對穩投資、促消費的重要作用。


      許宏才表示,2019年將適度增加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特別是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具體額度會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之后確定。此外,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還要加大專項債券對當前穩投資促消費的支持力度。


      “我想強調的是,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不意味著放松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管理。”許宏才說,會加強管理,確保法定債券不出任何風險。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規模減稅降費可以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從而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市場活力的充分釋放創造良好的環境。大規模增加地方專項債,將更好地防范化解地方債風險,有利于“開前門,堵后門”的真正落實。


      穩健貨幣政策并非一成不變


      “穩健貨幣政策”的含義是什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在發布會上對此詳細闡述。


      他表示,“穩健”是貨幣政策的工作原則和指導思想,貨幣政策要以穩為主,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他同時表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貨幣條件要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緊適度,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增強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主動動態優化,強化逆周期調節,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朱鶴新表示,穩健貨幣政策既要保持總量合理,也要著力優化結構。一方面,要把握好總量,為實體經濟提供足夠的金融支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與名義GDP增速大體匹配。同時,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調控和“精準滴灌”,特別是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扶貧、鄉村振興、雙創以及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針對央行是否會降息,朱鶴新說,“總的來看,現在貨幣政策在實體經濟中的作用正在逐步發揮,同時我們對原來的政策也在做動態評估,在這個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的研究。”


      針對降準是否會引發人民幣貶值的問題,朱鶴新表示,央行通過降準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實體經濟發展好了,人民幣匯率會更加穩定,這二者并不矛盾。“我國的經濟基本面較好,外匯儲備也足夠,對人民幣匯率我們有信心。” 朱鶴新表示。


      朱鶴新也表示,央行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上還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下一步,央行要持續通過政策的引導和平臺的搭建來解決一些銀行不敢貸、不愿貸、不會貸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除了降準,當下更重要的是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要實現從“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貨幣政策傳導是關鍵。因此,還應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尤其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使流動性能夠更有效率地注入到實體企業。(記者 孫韶華 張莫)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一季度宏觀經濟延續良好勢頭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三季度以來的良好勢頭,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實物量指標和先導指標回升轉好
      2017-04-14
    • 我國宏觀經濟環境持續改善

      1至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呈現“供給運行平穩、內生需求回暖、民生指標亮眼、價格水平溫和”的總體特征。
      2017-07-03
    • 當前物價水平有助于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當前物價水平有助于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6月份,CPI環比下降0 2%,同比上漲1 5%;PPI環比下降0 2%,同比上漲5 5%。業內專家預計,未來我國通脹水平溫和可控,物價絕對水平不高及維持平穩運行態勢將為政策調控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間和環境。
      2017-07-11
    • 6月官方與財新PMI同步回升——積極因素主導宏觀經濟運行

      近日發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6月份財新PMI錄得50 4,結束5月份(49 6)輕微放緩的狀態,回升至擴張區間。
      2017-07-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