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投資再加碼 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投資”成亮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31





      穩投資再加碼。連日來,多省份密集披露2019年投資計劃。1月29日,河北省提出2019年將實施省重點項目400項,總投資19523.6億元。此前一日,重慶市提出2019年計劃安排重大項目885個,總投資20729億元;廣東省提出2019年安排重點項目1155個,總投資5.82萬億元。


      記者獲悉,基建投資仍是投資重要發力點,但是本輪基建投資避免“大水漫灌”,強調精準發力。交通、水利等傳統基建著力在補短板上挑起大梁,而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則開足馬力,成為2019基建投資突出亮點。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基建投資增長3.8%,比上年回落15.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9年基礎設施仍然是補短板的重要領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2019年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建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從短期看,是逆經濟風向調控的重要手段。通過投資擴大內需,具有直接效應。從長期看,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先行資本,對未來發展具有長期促進效應,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關鍵環節。


      “過去的一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主導因素就是基建投資增速大幅下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此前已經釋放了加大基建投資力度的積極信號,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出現較快增長態勢。”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從總體看,我國基建投資還很不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一方面,從宏觀經濟穩增長來看,有必要補基建投資短板;另一方面,從地方政府角度看,也要考慮風險、償債能力和實際需要,穩中求進,不能一哄而上,搞重復建設和“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基建投資與以往明顯不同。交通、能源、水利等傳統基建著力補短板,新型基建則成為穩增長和促創新并駕齊驅的重要發力點。“有別于傳統基建項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投資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王燕武說。


      不少地方兩會已經作出部署。如北京提出,2019年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四川也提出,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陜西提出抓好600個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廣東則在項目投資計劃草案中明確,投資10億元,在廣州、深圳密集城區開展5G網絡建設,建設基站規模超過2700個。


      “年內穩增長的重點依然是基建補短板。鑒于鐵公基類傳統基建投資的邊際回報持續下降,5G、工業互聯、物聯網等新型基建逐步成為基建投資新的增長點。”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宋瑞禮告訴記者,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新型基礎設施技術含量高,符合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向,既能穩住短期投資需求,也能改善長期經濟潛在增長水平。


      “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是通過增加新型供給的方式來拉動消費需求,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將對GDP產生顯著拉動作用。”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說。


      以5G為例,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2020至2025年間,中國5G發展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萬億元。招商證券預計,2019年三大運營商5G基站建設量在10萬至15萬站之間。


      張夏認為,對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會通過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資本市場政策等一系列政策進行鼓勵和扶持。隨著政府專項債規模的擴大,開支重點也會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相關領域的制造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傳統基建重在補短板,特別是在改善民生方面,傳統基建不可或缺;而新型基建代表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既有助于增加就業和收入,也有利于新動能培育和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傳統基建投資和新型基建投資要把握好平衡。”徐洪才說。(記者 班娟娟 實習記者 郭倩 實習生 馬靜怡)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機構預測明年GDP增速為6.7% 穩投資將成增長核心

      多機構預測明年GDP增速為6.7% 穩投資將成增長核心

      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臨近,多家機構預測,明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將圍繞穩投資和促消費展開,全年經濟增速或達到6 7%。
      2017-12-06
    • 下半年穩投資成為“以穩應變”的重要一招

      下半年穩投資成為“以穩應變”的重要一招

      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今年以來,投資增速已經連續放緩6個月。怎么看待當前的投資形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的原因有哪些?下半年應當如何穩投資?
      2018-08-06
    • 【聚焦六個穩】穩投資 補齊短板增強后勁

      【聚焦六個穩】穩投資 補齊短板增強后勁

      今年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為下半年“以穩應變”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各地各部門采取了哪些相關政策措施?下半年穩投資應該怎么干?
      2018-08-20
    • 新一輪政策“組合拳”將加碼穩投資

      新一輪政策“組合拳”將加碼穩投資

      記者從業內獲悉,穩投資還將持續加碼,有望迎來新一輪政策支持,包括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門檻、推動出臺政府投資條例、推廣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等。
      2018-09-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