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開放激發中國內陸經濟發展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2-04





      近年來,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中,中國內陸地區抓住“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一系列機遇,喚醒自身優勢,激發內生動力,蓬勃發展。


      以開放的心態建設開放型經濟


      行走在河南、陜西等地,無論是基層干部群眾,還是城市管理者,談到東西部在對外開放中的差距,必先提到觀念上的差距——要向東部開放先進經驗學習,第一個要學的就是思想理念上的變化。


      鄭州不靠海、不沿邊,但這并不妨礙鄭州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的步伐。


      “改革開放40年帶來深刻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極大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拓寬了國際視野。”河南省商務廳廳長張延明說,在對標國際先進規則中,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改革深化、改善營商環境,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無獨有偶。在古都西安,加快推進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首要之舉也是解放思想,放開心態。


      “要建設開放型經濟,就要有開放的心態,要改變過去的習慣、做法。”西安市有關負責人說,西安每年都派出干部到開放先進城市掛職取經,而且不僅向東部城市學習,還向內陸城市學習,“誰有好做法,我們就向誰學”。


      對外開放激活內陸城市的優勢


      2018年,對于鄭州市而言是非同尋常的年份——經初步核算,2018年鄭州全市GDP達到1.02萬億元左右,人均GDP突破10萬元、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人。


      從中國的地理版圖上看,鄭州是一個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重要交通樞紐。鄭州結合國家政策,充分發揮交通便利優勢,以物流通道為抓手,打開了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進發的新局面。


      作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核心區域,鄭州正在全力打造“海陸空+網絡”的四條“絲綢之路”。而在這背后是多個國家級的政策支持: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鄭州航空港區;2016年獲批復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63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130萬人,每年畢業大學生超過30萬人,各類科研機構3000多家,兩院院士67人——西安,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才資源寶庫。


      “我們要改變‘孔雀東南飛’的情況,對戶籍制度進行了多輪改革,就是要把門檻放低,讓西安在人才引進中更具有競爭力。”西安市有關負責人說。


      2018年西安市新增落戶人口近80萬,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8.6萬人。


      “人才蓄水池”的形成,讓眾多科技企業把研發中心搬到了西安。中軟國際負責人表示,看中西安是因為這里有著豐富的人才儲備,員工素質高、隊伍穩定,而且西安對人才的吸引力還在不斷提升。


      狠抓營商環境推動優勢轉化


      開放促進改革,改革推動發展。鄭州、西安近年來的發展成績既有中央各項政策的支持,也有地方獨特優勢潛能的發揮。還要看到,它們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狠抓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河南提出了不能“只愛鳳凰不栽樹,只引投資不服務”。對標一流營商環境,以開放促進職能改革,完善重大項目落地協調服務和回訪工作機制,對重大項目實施專人跟蹤服務,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西安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一號工程”和“關鍵一招”。持續推進行政效能革命,深入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西安“互聯網+政務”的行政服務體系,努力實現“網上辦、掌上辦、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


      現在,鄭州已經明確加快推動自貿區試驗區和航空港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大數據試驗區“五區聯動”,實現要素整合、資源共享、功能疊加;推動四條“絲綢之路”的發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西安結合本地在交通區位、歷史文化、科教文衛等多個方面的優勢,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做好建設開放型經濟的大文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鄭州、西安等地只是中國內陸腹地對外開放的縮影。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再出發,中國內陸腹地正奮勇前行,在中國擴大開放的新征程中,定會朝氣蓬勃,創造新的輝煌。(執筆記者:劉開雄;參與記者:姚友明、劉懷丕、陶一萍、徐海知)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加速形成

      地方版擴大開放新政迎來密集發布期。近日,湖北、江蘇、福建等地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資企業進入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申請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
      2017-04-24
    • 路線圖明確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

      路線圖明確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

      中國金融行業的對外開放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繼外交部宣布中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市場準入后,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詳解了金融業開放路線圖。
      2017-11-13
    • 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 外資機構期待更多機會

      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 外資機構期待更多機會

      近日,銀行、證券基金和期貨等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開的消息,引起外資金融機構高度關注,一些外資私募已開始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這不僅增添中國金融市場的活力、動力,也將有助于提升中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2017-11-17
    • 人民幣地位越來越高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世界點贊

      人民幣地位越來越高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世界點贊

      據財政部負責人介紹,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且實施3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這將對證券和基金業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2017-11-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