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經濟闊步前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04





      劈波斬浪,闊步前行。2018年,中國經濟巨輪駛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軌跡: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GDP同比增長6.6%,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就業創歷史新高,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物價漲幅總體溫和,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低于3%左右的預期目標……


      “2018年,我國在應對國內外各種復雜挑戰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結構調整繼續深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經濟效益繼續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大攻堅戰成效顯現,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委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穩中有進民生改善,三大攻堅戰成效顯現


      “這一年村里變化可大了。”說起剛剛過去的2018年,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杰代表十分欣喜。土地流轉、新建150畝設施農業冷棚、擴大藥材合作社的種植面積、村民增收……“小廟子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04人,兩年脫貧36戶70人,今年將全部脫貧。”趙會杰說。


      從守著貧瘠的土地,到種上“搖錢樹”,如今的小廟子村,已經成為新農村發展的一張嶄新名片。


      小廟子村的大變化只是一個縮影。過去一年,全國處處有脫貧富裕的喜悅。在云南昭通,2018年有195個貧困村和34.64萬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9.61%下降到12.49%。“2019年昭通發展目標是GDP增長9%左右,實現7個縣區脫貧摘帽,40.07萬貧困人口脫貧,開展一大批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建設。”昭通市市長郭大進代表對新一年的發展信心滿滿。


      數據顯示,2018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末減少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1.4個百分點。重點地區脫貧攻堅加快推進,貧困人口數量下降。


      “2018年,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奮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補短板強弱項力度加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態勢持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


      新動能加快釋放,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量子計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走來,科技就是生產力。”過去的一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丁元竹委員兩次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討論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和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


      丁元竹委員在調研中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網絡聯系、服務外包、網上采購等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規模短板,不斷發展壯大,建構自己的商業模式,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尤其如此。這種商業模式會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而發展。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在結構調整中釋放活力,發展動力正在加快轉換,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繼續較快發展。2018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7%,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迅速……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深化,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表明發展質量繼續提高。”王一鳴委員指出。


      從新產業看,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從新產品看,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6.2%和17.7%;從新業態看,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從新模式看,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加快發展。生產方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繼續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提升。


      丁元竹委員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政府必須學會用技術手段來提升管理水平。他在調研基礎上撰寫了《以技術創新提升政府監管能力和水平》的提案,為加快建設政府政務服務平臺建言獻策。


      創新引領作用增強,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創新和人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對于企業來說,責任更重了,動力也更強了。”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代表表示。作為一名80后海歸,袁玉宇代表創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雙創”大潮中如魚得水,對于創新驅動的重要意義體會格外深切。


      “全國上下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積極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有力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盛來運指出。


      在運行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的同時,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投入力度繼續加大。2018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1.6%,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年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21只子基金,資金總規模達313億元;全年境內外專利申請比上年增長16.9%,授予專利權增長33.3%。


      積極打造高水平“雙創”,催生了大量市場主體。2018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70萬戶,比上年增長10.3%,日均新登記企業1.84萬戶。新產業新產品不斷成長,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


      “我會把中小企業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期待反映出來,促進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讓更多高新技術生根開花,讓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袁玉宇代表表示,將持續關注產業創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創新層面及廣東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層面的問題提出具體建議。(記者 張翼)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高質量發展向世界釋放更多正能量

      中國高質量發展向世界釋放更多正能量

      連日來,國際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中國兩會,并積極評價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認為中國將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 5%左右,顯示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將向全球釋放更多的正能量。
      2018-03-07
    • 五委員解讀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5位委員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2018-03-09
    • 打贏三大攻堅戰 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贏三大攻堅戰 實現高質量發展

      3月24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經濟峰會上,來自金融業的中外嘉賓,就“防控重大金融風險”主題,從金融業務、金融準入、金融素養等角度發表了各自觀點。
      2018-03-25
    • 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對于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8-04-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