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政策適度微調 財政政策需進一步發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26





      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相繼出爐,經濟“弱企穩”確認。近期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時,進一步突出“風險防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等內容。隨后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同樣釋放了宏觀政策適度微調信號。對此,專家提出,只有準確把握經濟中的“變”與“不變”,才能避免認識上的片面性。專家預期,下階段宏觀調控方面將以經濟手段為主,財政政策需要進一步發力,特別是減稅降費、基建投資等。

      經濟運行“弱企穩”確認

      隨著一季度系列經濟數據陸續發布,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當前經濟運行自年初以來發生較大變化,呈現“弱企穩”態勢。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一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好于預期,開局良好。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伍戈認為,年初以來經濟運行發生的變化與政策調整相關。近期非標資產出現了絕對數量的新增量,是宏觀政策時滯效應的充分體現。根據央行數據,一季度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為代表的表外非標融資凈增加607億元,這主要得益于3月非標融資凈增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張俊偉認為,前期宏觀政策見機早、動作快、力度大,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許多政策力度超出市場預期,是當前經濟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月度數據分析報告也指出,一季度最為明顯的兩大背景特征是宏觀調控政策開始發力和改革開放進程重新提速,從總需求和總供給兩方面帶動宏觀經濟短期企穩。

      不過,專家也指出公布的數據中隱藏著許多預示經濟風險的指標。

      伍戈提到,成本方面,一段時間以來豬肉、成品油的價格中樞不斷上抬。在實體經濟還沒有完全企穩時,如果又出現價格高企,這樣的矛盾可能在未來一到兩個季度變得更加突出。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一季度生豬出欄1.88億頭,豬肉產量1463萬噸,同比出現“雙降”。專家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9-2028)》也預計,本輪價格周期豬價高點預期在2020年上半年,豬價將會在未來3年保持較高水平。

      “非洲豬瘟”對于市場帶來的影響已經超過大半年時間,但目前機構的不少觀點仍然認為“非洲豬瘟”對經濟帶來的影響被低估。

      伍戈還表示,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趨勢也是影響成本的重要因素。除去物價方面,張俊偉則指出,其他一些隱藏經濟風險的指標還包括:設備投資增速、巨額財政赤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等。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市場普遍關注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措辭上的微調,比如,進一步突出“風險防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等內容。隨后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也強調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

      這樣措辭的變化也帶來了市場對于政策穩定性的討論。一些市場人士持“收油并非剎車”的觀點。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恒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提出“政策頂”,但他認為,政策頂是寬松期見頂,不意味著立即收緊,而是轉向觀察期,邊際上不會更松,讓前期政策效應繼續發揮作用,打個比方,“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張俊偉表示,只有準確把握經濟中的“變”與“不變”,才能避免認識上的片面性。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始終是經濟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基本面相比,政策變化處于第二位。前期因為政策的“變”,推動了經濟運行態勢的好轉。在“穩增長”這個矛盾最突出的方面發生變化后,相應的還是將回到經濟發展的核心。

      下一步,對于宏觀經濟政策布局如何著力,兩次會議均提出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伍戈表示,今年財政政策需要發揮更大作用,減稅是實質性的供給側改革。在這個時點上,財政發力空間或者結構優化動能會更好體現。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減稅降費要盡快落實到位。4月23日,前3個月“減稅降費”的成績單出爐。數據顯示,一季度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576億元,其中,民營經濟享受新增減稅493億元,占全部新增減稅額的85.6%。稅收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重點稅源企業信心指數止落回升。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也提醒,在執行減稅降費的過程中要避免兩點:一是要避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財政方面的博弈導致“羊毛出在狗身上”,減少通過罰款機制彌補稅收缺口;二是要注意不同性質企業實際減稅效果的不對稱性。

      同時,對于財政政策的另一著力點——“基建投資”的預期,市場普遍偏謹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的報告中指出,在債務水平已經較高的情況下,2019年地方政府財政惡化的風險較大,上半年很多支出的前移可能帶來下半年政府投資資金不可持續的問題。在利潤下滑、各類整頓、巡視、債務考核以及其他深層次問題的約束下,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投資低迷有可能成為常態。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用“中國創造”穩外貿 通過擴大開放穩外資

      用“中國創造”穩外貿 通過擴大開放穩外資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業界認為,這六個“穩”字正好體現了未來宏觀政策的重心是求穩。
      2018-08-07
    • 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

      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

      5日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 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 5%以內。
      2019-03-05
    • 逆周期調節加碼 多部委劃定下步宏觀政策要點

      逆周期調節加碼 多部委劃定下步宏觀政策要點

      根據發布會現場透露的信息,下一步穩投資促消費將會有更多舉措出臺。同時,作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將繼續發力,一方面減稅量比預計要更大,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將堅持穩健取向,不急于有較大的降息和量化...
      2019-09-26
    • 2020年宏觀政策的關鍵詞:鞏固、穩定和平衡

      2020年宏觀政策的關鍵詞:鞏固、穩定和平衡

      在2018年,新一輪經濟下行壓力全面顯現。在2019年,中央系統布局了全面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和啟動較大力度逆周期調控的政策體系。2020年的總體基調將是保持政策力度和方向,釋放政策效能,鞏固發展成果。
      2019-12-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