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17





    4月份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盡管部分經濟指標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國民經濟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觀察經濟體運行態勢,不僅要看相鄰兩個月的波動,更要判斷總體趨勢。總的來看,中國經濟表現出了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的狀態,應對外部沖擊能力不斷增強。


      經濟平穩態勢未變


      4月份,我國宏觀經濟部分指標波動較大。例如,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個月回落3.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


      “如果從更長時間來看,經濟指標在月度之間出現波動一直是客觀存在的。”劉愛華說,從各項指標綜合變動趨勢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從生產需求看,4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為去年9月份以來月度增速的次高點,前4個月服務業生產指數與一季度持平,表明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此外,前4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月份當月增長7.2%,增速比3月份有所回落,這主要是受節假日因素影響,服務消費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


      從就業物價形勢看,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比3月份下降了0.2個百分點,這是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的結果。前4個月,城鎮新增就業459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42%。同時,4月份CPI同比上漲2.5%,屬于溫和上漲。


      從經濟結構看,4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1.2%,比上個月加快1.2個百分點。前4個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5.5%,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前4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9.8%,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


      從市場信心看,今年以來我國實施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在這些政策作用下,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其中,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3個月保持在56%以上;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一直保持了比較高的景氣度,連續4個月位于54%以上,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持續保持在60%以上。


      物價平穩基礎堅實


      近來,有一部分人對豬肉、水果等食品價格上漲的預期比較強烈。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劉愛華表示,無論是從食品還是工業消費品、服務產品來看,未來CPI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局面,物價平穩有堅實的基礎。


      劉愛華分析說,4月份CPI同比上漲2.5%,漲幅比上個月上升了0.2個百分點,個別品種同比漲幅有所抬升。拉動4月份CPI漲幅上升的因素除了豬肉之外,還有鮮菜、鮮果,這3類項目當月同比漲幅均超過10%,對整體CPI的影響程度大概在0.2個至0.4個百分點。


      “鮮菜、鮮果受到的短期沖擊不具持續性。豬肉價格從2015年以來已經持續25個月下降,從上個月才開始同比轉正,這種同比上漲具有一定恢復性。”劉愛華表示,目前生豬規模養殖的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平抑。從鮮菜、鮮果價格看,這兩個品種明顯受到極端天氣季節性因素影響,因此鮮菜、鮮果價格不會持續停留在高位。食品價格是有平穩基礎的。


      “影響通脹的因素,除了食品之外還包含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劉愛華表示,從工業消費品看,我國產業體系比較完備,很多領域的生產能力相對過剩,供給能力充足,工業消費品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從服務業看,近年來經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民間資本不斷進入,服務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是比較快的,從價格上也有反映,雖然漲幅保持相對較高,但是比較穩定。未來CPI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局面。


      韌性好潛力足活力強


      “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基本面,還是從企業抗風險能力來看,中國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劉愛華說。


      一是韌性好。我國經濟已經擁有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從勞動力或者人才、人力儲備看,我國擁有將近9億勞動年齡人口,而且其中有1.7億是受過高等教育或者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物質基礎加上人才基礎,為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2015年底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供給領域的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久不斷的動力。


      二是潛力足。我國消費升級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消費潛力很大。目前,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這幾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60%至70%這一水平。隨著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環境改善、產品質量提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實施,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投資在促進產業升級、補齊發展短板方面,也仍然有很大潛力。


      三是活力強。近年來,持續實施簡政放權、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企業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對未來的預期不斷提高。


      “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宏觀政策空間仍然較大。目前,通脹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財政赤字率也比較低,外匯儲備比較充足,宏觀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政策工具比較豐富、比較充足。這為未來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劉愛華表示,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穩固,發展空間持續拓展,應對外部挑戰的能力不斷提升,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有堅實的基礎。(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開局穩中求進 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要達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年均7 2%的GDP增長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長,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長率在6 4%就能基本達成這一目標。
      2017-03-22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