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26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如何提高我國的企業創新能力?怎樣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的短板?如何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更多的“小巨人”企業?5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負責人楊咸武圍繞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有關情況進行了回應。
     
      企業技術創新意識增強
     
      近年來,各部門、各地方圍繞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企業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王志軍介紹,2011年以來,工信部會同財政部每年組織開展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工作,以點帶面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已經累計認定示范企業558家。
     
      另外,工信部還探索有利于激發企業積極性和能動性的新型創新模式。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組織開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選拔“領頭羊”“先鋒隊”企業;在車聯網方面,支持江蘇省政府在無錫建設產業先導區,推動車聯網城市級示范應用。科技部也會同有關部門在政策引導、平臺建設、項目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意識不斷增強,能力不斷提升,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完善。”楊咸武表示,企業是科技投入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又是企業當中的主要研發投入者。
     
      王志軍指出,目前,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超過7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超過四成企業開展了技術創新活動。在專利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專利質量也在同步提升。隨著企業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還存在研發投入不夠、關鍵共性技術供給不足,激勵企業創新的機制還不健全等問題。”王志軍認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關鍵是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引導和鼓勵企業創新發展。
     
      王志軍表示,今后將聚焦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等為突破口,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攻關和應用推廣;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作用相結合,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及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強化國家戰略引領,引導創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王志軍說,一方面,建立健全基礎研究支撐體系。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基礎研究的前瞻部署,推動不同領域創新要素有效對接,引導技術能力突出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產業創新生態體系。繼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開展核心技術研發攻關。面向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建設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楊咸武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科技創新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今后將完善和落實好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有關政策,通過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國家高新區引領和示范作用,推動國家高新區踐行新發展理念,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
     
      “中小企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王志軍說,在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方面,工信部將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小巨人”企業;開展“互聯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培育行動,鼓勵大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云制造、云服務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中小企業上云。
     
      王志軍表示,要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一批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和安全功能體系。強化中小企業創新公共服務,培育優秀項目和團隊,促進產融對接、項目孵化和落地服務,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和載體、場所支撐。
     
      “科技型中小企業絕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楊咸武說,今后要加強相關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引導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科技型創新創業生態;同時,通過繼續支持企業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措施,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記者 劉坤)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方集中發力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質增速

      多方集中發力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質增速

      記者獲悉,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正迎來新一輪政策力挺。從營造公開透明便利的準入環境,到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從加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2021-09-18
    • 組合政策密集部署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組合政策密集部署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日前工信部批復組建4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目前我國已有21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涵蓋醫療器械、動力電池、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將進一步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助力中小企業培育原始創新能力。
      2021-12-19
    • 從75%到100% 讓企業創新迸發新活力

      從75%到100% 讓企業創新迸發新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特別指出“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為企業創新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2022-03-11
    • 積分制試點蓄勢 央地力挺企業創新

      積分制試點蓄勢 央地力挺企業創新

      記者獲悉,繼江蘇、浙江、山東等9省13個國家高新區進行首批試點之后,我國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再次向安徽、天津等46個高新區的數萬家企業鋪開。
      2022-05-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