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金融數據回暖 機構預計定向降準降息空間仍存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4





      央行12日發布的5月金融數據顯示,新增人民幣信貸和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在一季度放量增長后已逐步回歸平穩,并較4月小幅回升。具體來看,5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4萬億元,較上月多增408.31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466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1.18萬億元,較上月多增1600億元,同比多增313億元。


      雖然受季節性等因素影響,部分金融數據略低于此前市場預期,但業內人士表示,信貸和社融增速基本合理,市場流動性也較為充裕,考慮到當前經濟增長面臨多重壓力,預計貨幣政策仍將在維持穩健基調基礎上加大預調微調,以維持結構性寬松。


      從信貸結構看,5月的信貸投放主要依靠居民貸款支撐,企業貸款需求仍維持低位。5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25億元,貢獻了新增貸款的56.14%,占比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增加19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7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5224億元,其中企業短期貸款增加120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524億元。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指出,當前寬信用政策效果顯現,融資條件出現初步改善,“考慮到穩杠桿非標融資邊際回暖以及需求弱復蘇的背景,我們認為今年社融增速會好于去年,不過一季度社融增量相對于往前已經達到較高水平,未來高增速的社融難以持續。”


      對于下半年貨幣政策走勢,多機構認為定向降準降息仍存空間。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央行一方面會繼續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定向降準等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啟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即通過調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時逐漸建立從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的有效機制,有效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同樣認為,央行可能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下調LPR、定向降準、降低TMLF操作利率等政策,甚至降準、降息來維持流動性穩定,以配合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中小微和民企融資成本。不過他同時強調,由于我國2018年以來已多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未來全面降準的空間有所壓縮。(記者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定向降準沒有改變貨幣政策取向 釋放資金將逾五千億

      定向降準沒有改變貨幣政策取向 釋放資金將逾五千億

      9月30日,央行決定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在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 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占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
      2017-10-02
    • 7月5日起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

      7月5日起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

      24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 5個百分點。
      2018-06-25
    • 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穩融資 定向降準可期,降息預期升溫

      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穩融資 定向降準可期,降息預期升溫

      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21日公告稱,當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截至21日,本輪逆回購“靜默期”已持續19個交易日,盡管市場流動性略有收斂,但總量仍處于“合理充裕水平”。
      2018-11-23
    • “非一般”定向降準不期而至 存準制度框架更明晰

      “非一般”定向降準不期而至 存準制度框架更明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促進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
      2019-05-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