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頭戲啟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27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和經濟增長主動力,服務業對外資開放的重頭戲正在啟幕。《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制造業領域基本實現全面放開外資準入后,服務業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正在醞釀,其中,醫療研發、金融、增值電信、文化娛樂等重要領域有望率先突破。專家建議,除了單點突破,還要加快全國服務業開放的系統性方案制定,促進生活性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打造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服務業開放步伐加快


      “近期我國服務業開放一系列的安排表明‘重頭戲’正在啟幕。”商務部研究院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自貿試驗區正在加快探索服務領域的開放,其中上海、海南等地在金融、科研、旅游等領域已經先行先試,積累了對外資開放的一些經驗;另一方面,作為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繼續開展和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工作方案年初獲批,新方案在信息、科技、金融、商務、文化娛樂、衛生和社會等六大領域推出了眾多新舉措。與此同時,這些自貿試驗區和綜合試點的經驗還在加速向全國推廣。


      當前,服務業開放已成為多邊、雙邊貿易投資協定的焦點。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RCEP)、中日韓自貿區等多邊自貿區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等,都涉及服務貿易的開放。隨著區域合作的加速推進,服務領域的合作交流將進一步加強。


      “當前服務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我國也在加速向服務經濟轉型。”李俊說,這就需要在開放中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以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拉動產業升級,從而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52.2%,比2012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7%,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產業和經濟增長主要的驅動力。


      事實上,服務業在整個經濟運行中的作用還在不斷上升。“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可能達到55%至60%,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遲福林表示。他同時指出,我國生活性服務業有需求但缺供給,更缺乏高質量供給,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也存在發展滯后的問題。


      “要通過深化以服務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市場化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瓶頸,打破制約內需潛力釋放的體制掣肘,既為短期穩定經濟創造有利的市場條件,又為中長期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預期,更為應對外部環境明顯變化贏得戰略主動。”遲福林說。


      重點領域將獲突破


      在我國服務業開放從試點推向全國的探索過程中,開放的領域也在逐步明晰。對于接下來的突破點,受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從近期來看,即將發布的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將進一步縮短服務市場的外資準入限制,其中,醫療研發、金融、增值電信、文化娛樂等重要領域有望率先突破。


      “負面清單將再做‘減法’,實現進一步縮短。”李俊指出,由于目前我國的制造業開放程度已經很高,余地不大,因此本次的開放突破將集中在服務業。


      李俊認為,去年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的一些開放舉措,比如在增值電信、文化等重要領域的開放嘗試,很有可能拓展到全國。其中,在文化娛樂領域,自貿試驗區已經取消了演出經紀機構的外資股比限制,將文藝表演團體由禁止投資放寬至中方控股;在增值電信領域,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原有28.8平方公里區域試點的開放措施推廣到所有自貿試驗區。


      對于外資呼聲較高的金融領域開放,2018年的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股比限制上都已經實現突破,并給出了明確的開放時間表。“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今年還有望出臺進一步的放寬舉措。”李俊說。


      另外,醫療科研、數字技術等領域也將是我國未來的開放重點。記者獲悉,為了適應新的服務業態發展需要,我國正在修訂服務貿易領域的幾大關鍵目錄,其中高新技術和健康醫藥產業開放有望成為此次調整的重要突破之一。


      參與修訂工作的專家此前對記者透露,本次目錄的集中修訂,一是注重數字技術發展對服務業開放領域產生的新需求,二是加強了國計民生切實需求的支持力度,其中醫藥研發方面有望獲得從試驗產品的通關到技術人員引進等多項便利措施。


      探索制定系統性方案


      受訪專家表示,除了個別領域的單點突破之外,還要加快全國服務業開放的系統性方案制定,促進生活性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打造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遲福林認為,從我國經濟生活的現實需求來看,要將服務業市場開放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盡快出臺新的服務業市場開放行動計劃,實質性打破服務業市場開放的政策體制掣肘。


      李俊也認為,由于服務業開放涉及面非常廣,不只是市場準入層面上的開放,更多的還涉及國內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改革。因此,服務業開放更加復雜,涉及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在推進服務業開放時,要統籌全國情況,推廣試驗試點經驗,同時要將開放過程中形成的規章制度轉化成法律,形成制度性的框架設計。”他建議。


      對于如何推進服務業開放相關政策體制的調整,遲福林表示,創新是第一推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無論是提供生活性服務業領域的學校、醫院,還是提供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科研院所,都需要以激勵人為目標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釋放人的創造性的法人治理結構,廣泛吸納包括社會資本、外資參與,發展混合所有制,擴大現代服務業的有效供給。盡快實現服務業用地與工業用地“同地同價”,實現體制內外人才政策待遇平等,實現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參與政府采購。(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降至52.2 6個月來最低

      記者6日從財新網獲悉,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為52 2,低于2月0 4個百分點,為6個月來最低。這一走勢與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相反。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指數為54 2,高于2月1個百分點。
      2017-04-07
    •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已完成試點任務的80%,未來還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創意、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17-07-07
    • 一季度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

      一季度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12428億元,同比增長7 5%,增速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分別高出4 3和1 2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小微企業綜合經營狀況創近4年來最佳開局。
      2018-04-26
    • 完善標頂層設計方案 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醞釀

      完善標頂層設計方案 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醞釀

      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制定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等頂層設計方案,包括建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鼓勵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等多措并舉,強化政策儲備,推進服務業振興發展。
      2018-06-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