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稅改革“頭號任務”:央地權責劃分提速 涉及資金數萬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5





      新一輪財稅改革中,“最難啃的骨頭”是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下稱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改革曾一度滯后,不過在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領域改革的時間表下,近期這項改革進入沖刺期。

      繼外交、國防等相對容易劃分領域之后,今年1月1日義務教育、學生資助、就業服務、養老保險、醫療衛生、生活救助、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正式啟動。5月國辦發文科技領域今年啟動央地權責劃分,6月教育領域權責劃分方案明確,7月發文明確交通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2020年1月1日實施。

      “央地權責劃分是一場攻堅戰,近期國家在不斷推進和落實這項改革,公共服務領域央地權責進一步清晰,有利于政府高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上海財經大學于洪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權責劃分改革提速

      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是財稅改革,財稅改革有三大任務,分別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財稅專家普遍認為,前兩項改革進展較快,而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有所滯后。但隨著近兩年被財政部將其作為改革頭號任務,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明顯提速。

      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曾公開表示,中國政府間事權劃分缺乏明確統一的規范,分工不清晰、不合理的問題較為突出,形成了碎片化、沖突性的體制機制,不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也誘發了收入分配不公、可持續性堪憂等問題。

      2016年8月,國務院公布《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宣告了這項改革正式啟動,明確了權責劃分改革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要求。

      此后,外交、國防、國家安全等相對容易劃分領域率先啟動改革。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明確了8大類18項共同財政事權事項的支出責任分擔方式、國家基礎標準等,央地權責劃分改革進入深水區。

      但這項改革真正有實質性大進展是在2019年,幾大領域涉及財政資金都在萬億級以上。

      醫療衛生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2019年1月1日啟動。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約1.57萬億元。

      今年5月,教育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公開,并于今年1月1日啟動。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教育支出高達3.22萬億元。

      6月,科技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公開,也在今年實施,科技領域財政支出逼近1萬億。

      7月,交通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公布,將于2020年1月1日實施,去年交通領域財政支出約1.11萬億元。

      另外盡管未公布非常詳細的方案,但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權責劃分也在今年啟動。

      財政部部長劉昆去年底撰文稱,今明兩年還將制定更多分領域改革方案。這些工作完成后,主要領域中央與地方權責大體劃分清楚,配套相應轉移支付制度,將有力促進中央與地方權責清晰、財力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央地權責劃分多個重磅領域改革之所以在今明兩年啟動,與此前《意見》給出的改革時間表相吻合。《意見》要求,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領域改革,形成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清晰框架。

      財權上收等特征明顯

      仔細分析交通、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細分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不難發現均以財政事權細化入手,且權責上收跡象明顯,即中央和省級財政承擔更多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給基層政府減負。

      以最新公布的《交通運輸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為例,該《方案》將交通領域細分為公路、水路、鐵路、民航、郵政、綜合交通六個方面并進一步細分具體事項,如公路包括國道、省道等,然后明確各個事項央地具體權責。

      這一《方案》將公路領域的“界河橋梁”和“邊境口岸汽車出入境運輸管理”,水路領域的“國境、國際通航河流航道”和“西江航運干線”等內容上劃為中央財政事權。并要求各省適度加強省級政府承擔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和能力,避免將過多支出責任交由基層政府承擔。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交通運輸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務,而且交通運輸往往是跨區域,需要形成一個全國性網絡,因此交通運輸基本規律適合更高層級政府掌握規劃、決策權,因此交通領域,中央和省級政府承擔更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并強化中央的財政事權履行責任,是這一輪央地權責劃分改革的一大特征。

      經過幾十年探索,央地權責劃分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在這一輪改革中予以確定,從而使得這輪改革總體保持穩定,是這輪改革的另一大特點。

      比如,交通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對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財政事權劃分的事項進行確認,包括國道、國家級口岸公路、京杭運河、運輸機場等。將現已由中央承擔的“長江干線航道”、“空中交通管理”等和由地方承擔的“農村公路”、“道路運輸管理”等改革事項作了明確。

      科技領域央地權責劃分改革方案明確將科技領域細分為為科技研發、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發展等八大方面,明確中央與地方各自財政事權范圍和支出責任。

      “不過并未詳細明確科技具體細分領域的央地具體出資比例,改革比較穩妥,維持了現行科技領域財政政策總體穩定,具體改革仍是一個逐步推進過程。”施正文說。

      他表示,隨著各大領域權責劃分改革推進,在此基礎上制定央地權責劃分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政府間財政關系法立法,形成保障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科學合理的法律體系。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