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來我國服務業日益壯大“穩定器”作用不斷凸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23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六——《服務業風雨砥礪七十載新時代踏浪潮頭領航行》。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服務業規模日益壯大,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成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

      規模日益壯大逐步成長為第一大產業

      報告指出,從歷史發展軌跡來看,服務業規模日益壯大,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一大產業。

      ——改革開放前,服務業在波動中發展成長。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服務業處于輔助和從屬地位。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增長不穩定,服務業與經濟運行趨勢基本一致,在波動中發展成長。

      ——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拉開序幕,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這一時期,服務業各領域改革穩步推進,行業準入門檻不斷降低,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服務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黨的十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來培育和促進服務業新經濟、新動能的發展壯大,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服務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影響力日益凸顯

      報告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服務業發展實力日益增強,對國民經濟各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穩步提升。改革開放前,我國服務業基礎薄弱,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改革開放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企業、居民、政府等各部門對服務業需求日益旺盛,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持續增強。改革開放前,工業、農業是我國吸納就業的主體;改革開放后,在城鎮化建設帶動下,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和新增勞動力進入服務業,服務業就業人員連年增長。

      ——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比重不斷上升。改革開放前,除了對外援建項目和少數外國友人來華旅游外,對外服務較少;改革開放后,我國積極開展國際間經濟、技術、學術、文化等合作交流,服務貿易規模快速提升。

      ——服務業吸引外資能力大幅增強。改革開放后,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日益擴大。

      轉型升級有序推進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報告指出,我國服務業轉型升級有序推進,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新中國成立70年,服務業實現了由門類簡單、地區差異低、單一公有制向門類齊全,區域協調、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轉變。

      ——傳統服務業加速升級。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服務業部門構成簡單,內容及形式比較單一。經過70年建設,服務業門類更加齊全,各部門發展更趨均衡。

      ——服務業區域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前,我國地區間服務業發展水平差異不大,主要為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基本生活提供服務。改革開放后,各地區工業化、現代化建設進程以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服務業呈現出不同的地域特點和階段性特征。

      ——服務業所有制結構日益多元。改革開放前,服務業一直以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為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在服務業中快速成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放寬金融業等行業市場準入和限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服務業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

      ——服務業發展效率穩步提升。黨的十八大以后,一系列助推服務業發展的改革措施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私人辦企業難度,財稅體制改革減少了服務業企業稅收負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掀起了全社會創業創新熱潮,“放管服”改革優化了營商環境。

      新動能加快孕育新產業新業態亮點紛呈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服務業積極適應時代變化,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新動能茁壯成長,服務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生產性服務業步入快速成長期,支撐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黨的十八大以來,制造業企業為提升核心競爭力,分離和外包非核心業務,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日趨迫切。而新一輪稅改及時打通了二、三產業間稅收抵扣鏈條,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服務業的分工細化和融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得以快速成長。

      ——互聯網行業躍入高速增長期,深刻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后,互聯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快速成長。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成熟,互聯網與國民經濟各行業融合發展態勢正在加速成形,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共享經濟、數字經濟深刻改變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加速重構經濟發展模式。

      ——“幸福產業”邁入蓬勃發展期,助推公共服務量質齊升。新中國成立70年,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大幅改善。

      報告認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現代化進程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實力穩步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服務業發展規模、發展質量、發展效率將進一步提升,服務業綜合實力會大幅增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降至52.2 6個月來最低

      記者6日從財新網獲悉,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為52 2,低于2月0 4個百分點,為6個月來最低。這一走勢與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相反。統計局公布的服務業PMI指數為54 2,高于2月1個百分點。
      2017-04-07
    •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已完成試點任務的80%,未來還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創意、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17-07-07
    • 一季度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

      一季度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

      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12428億元,同比增長7 5%,增速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分別高出4 3和1 2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領跑國民經濟增長,小微企業綜合經營狀況創近4年來最佳開局。
      2018-04-26
    • 完善標頂層設計方案 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醞釀

      完善標頂層設計方案 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醞釀

      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制定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等頂層設計方案,包括建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鼓勵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等多措并舉,強化政策儲備,推進服務業振興發展。
      2018-06-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