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工業經濟“穩”字當先 “進”度明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24





    上半年工業經濟成績單公布,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6.4%


    “穩”字當先 “進”度明顯


      7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業經濟上半年成績單公布。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


      “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處在全年增速預期目標區間,信息通信業發展勢頭穩定,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主要運行指標平穩 產業供給結構優化


      “在逆周期宏觀調控帶動下,上半年主要工業運行指標表現平穩,好于預期。”辛國斌說,從同比增速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處于全年預期目標5.5%到6%的上限。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半數以上行業增長加快。


      從結構看,傳統產業供給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80.2%和79.7%。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3.1%,高于全部制造業投資10.1個百分點。


      新動能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7%,分別比整體制造業快2.6和1.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服務機器人、3D打印設備等均保持較高增速。


      “上半年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反映出工業經濟增長‘穩’字當先。”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說,值得一提的是,新興產業逐步發力、表現亮眼,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進”度明顯。


      當前全球經濟總體趨緩,再加上國內轉型升級陣痛與既有的結構性矛盾,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辛國斌表示,下半年,將把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托,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企業發展活力增強


      上半年,企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辛國斌介紹,通過全面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體系,清理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賬款,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


      先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說,日前工信部已公布首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開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行動計劃,同時,多措并舉推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民營和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7%和8.1%,同比分別加快了2.7和1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分別增長6.6%和6.7%。


      再看清欠賬款情況。“目前清欠工作各項任務進展總體順利。”辛國斌介紹,自去年11月份到今年6月底,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共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超過3800億元,其中,央企完成進度比較快,現在已經完成了88%。有1/3的省份清欠進度達到一半,甚至更高。


      當前清欠工作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部分地區的工作不實、不細、進展相對較慢,部分地區還有零報告的情況。如何加快工作進度,確保今年完成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一半以上的任務?


      工信部將按月調度清欠進展情況,并進行通報,必要時約談主要負責人;此外,今年國務院大督查將繼續把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貨款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以督促清、以督促改,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制造業外遷規模不大 投資目的地魅力十足


      今年上半年,受中美經貿摩擦和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影響,一些人對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的穩定性表示擔憂。外部環境對上半年中國工業經濟究竟影響幾何?


      “從上半年工業數據來看,盡管中美經貿摩擦對工業運行造成一定影響,但總體可控。”黃利斌說,下一步,將進一步采取措施精準幫扶受損企業,減緩企業被迫外遷壓力。此外,更大強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增強我國產業體系抗沖擊的能力,進一步落實一系列企業減稅降費相關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進我國工業平穩健康發展。


      針對近期公眾關心的外資企業轉移出中國市場的問題,辛國斌回應: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制造業外遷規模不大,基本上以中低端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


      外資數據亮眼——自2008年以來,我國利用外資一直居全球前三位,連續25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18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40%以上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3%。今年1—6月,高技術制造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4%,信息服務業同比增長68.1%。


      投資熱情不減——“以廣東為例,據調查,2018年共有588家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轉移至東南亞國家,僅占全省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總數的1.44%,但同期外國投資凈增了1918家。”辛國斌說,這充分說明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資熱土。”辛國斌表示,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高效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新技術應用等新優勢,這將對企業形成強勁吸引力。(記者 王政 韓鑫)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年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6 9%。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7 6%,已經連續14個月高于6%的增長速度;工業當中制造業的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8%。
      2017-07-25
    • 工業經濟延續企穩勢頭 結構調整效果進一步顯現

      7月25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在介紹2017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時表示,工業經濟延續一季度穩中向好運行勢頭,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9%,增速同比加快0 9個百分點,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07-26
    • 上半年工業增速創三年新高 數字經濟成經濟增長核心動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經濟達到了近三年的最佳狀態,6 9%的增速是三年來的最高值。這為新興產業的提速騰出了空間,數字經濟正在強勢崛起。
      2017-07-26
    •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又有了新依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6月份,鋼鐵、汽車、電子等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采礦業。
      2017-07-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