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份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15





      “7月份,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等主要指標的發展態勢看,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三駕馬車”都是“穩”的態勢


      工業生產總體平穩、產業發展持續升級;投資平穩增長、市場銷售持續擴大;外貿外資增長有所加快、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一系列最新數據表明,7月份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發展態勢。


      國內需求優化擴大,“三駕馬車”都是“穩”的態勢:


      ——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與前幾個月基本持平。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3.3%,連續三個月小幅回升;高技術產業投資持續較快增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教育等短板領域保持高速增長;


      ——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3%,其中餐飲收入增長9.4%,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0.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9.4%,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外貿外資增長有所加快。進出口增長比較快,7月份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5.7%,比上個月加快2.6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出口增長10.3%,比上個月加快4.3個百分點,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1~7月份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7.3%。其中高技術產業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3.1%,表現更加突出。


      物價漲幅保持溫和平穩


      數據顯示,1~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其中7月份當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比上個月擴大了0.1個百分點。如何看未來的物價走勢?全年CPI能否保持在3%以下?


      對此,劉愛華回應說:“不管是從食品、工業品、服務,還是從貨幣調動、輸入性因素等方面來看,整體物價水平有基礎、有條件保持比較平穩的態勢。”


      食品價格7月份同比上漲9.1%,非食品價格上漲僅為1.3%,這說明目前物價上漲有結構性的特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后的核心CPI漲幅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在1.6%這樣一個近年比較低的水平。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的物價漲幅比較溫和。


      目前,農產品、食品在內的大宗農產品供應比較充足,價格漲幅較低,總體上有價格穩定的基礎;工業品和服務供給都在逐步改善,有希望保持比較平穩的上漲態勢;從貨幣條件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會創造比較適宜的貨幣條件;從國際大宗商品輸入方面來看,目前國際經濟和貿易動能減弱,對大宗商品需求有總體趨弱的影響。


      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有信心


      “總的來看,7月份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發展態勢。”劉愛華指出,但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的總體趨勢如何?


      劉愛華分析說,目前的宏觀面總體是比較好的,前一階段實施的措施也在不斷顯效,這會對下一階段的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這個月有一些指標增速出現了波動,這個波動在月度之間是比較常見的。在我們判斷整體經濟形勢的時候,需要綜合起來看,從全局考慮整個大勢,更好地把握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目前,中國沒有采取“大水漫灌”的舉措,而是更加關注激發市場活力和增強經濟內在動力,推動“放管服”改革,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營商環境,大規模減稅降費,來應對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攻關期出現的種種問題。


      “隨著這些政策的顯效,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基礎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劉愛華強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還需鞏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狠抓“六穩”政策落實,強化創新驅動,激發市場活力,堅持辦好自己的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記者 張翼)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