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貨物貿易跨越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逾200倍,年均增速顯著高出同期全球水平。
當天發布的新一份“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稱,改革開放前,中國經濟總體上處于相對封閉狀態,進出口始終在較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至1977年間,中國貨物進出口累計1487億美元,年均增長不足10%。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水平提升,中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1978年至201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223倍,年均增速14.5%,高出同期全球貨物貿易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201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規模超過4.6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首次突破30萬億元大關。
尤其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貨物貿易規模增長明顯加快。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14-2015年保持這一地位。2017-2018年,中國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201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占全球份額為11.8%,其中出口占12.8%,進口占10.8%。
與此同時,中國遍布全球的多元化貿易格局逐步形成。上世紀50-60年代,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伙伴是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貿易伙伴相對集中,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等市場貨物進出口占總額的比重較高。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不斷開拓新市場,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貿易持續較快增長,份額顯著提升。2018年,中國貿易伙伴數量由1978年的40多個發展到230多個;對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之外的貿易伙伴進出口占比達57.7%。
2001年到2018年,中國對東盟貨物進出口占總額的比重由8.2%提高到12.7%,東盟已連續8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13年到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超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4.0%,高于同期貨物貿易整體增速,占總額的比重為27.4%。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