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為全球增長注入動力。從中國自身來看,一方面應勤修內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為全球經濟增長添加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供應鏈受到沖擊;貨幣政策轉向寬松積累風險;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應對經濟衰退的政策空間縮小。與此同時,國際宏觀政策協調難度增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表示,由于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世界經濟預期依然疲弱,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僅為3.5%。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將為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主要動力。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創始院長李稻葵也表示,金磚國家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過去十年間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約為43%,未來五年其貢獻將超過50%。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下,金磚國家正在進行結構調整、深化改革,在未來幾年中仍能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推進高水平開放
“今天的中國,早已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海,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也是自由貿易原則、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主任李偉表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從改善經濟民生出發,將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其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必將有利于營造穩定和可預期的全球經貿環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下一步,仍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改革步伐,優化營商環境。以更大的決心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
寧吉喆指出,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一方面,將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國際務實合作。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外資進入,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趙白執南 王舒嫄)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