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質”齊飛躍 國際化為中企增長注入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9-12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中國的企業也在加速成長、壯大,其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從一開始小規模的海外“試水”投資,到全方位的業務全球化、融資全球化,中國企業在數十年間實現了國際化進程的大跨越式的發展。展望未來,伴隨著中國企業軟實力的逐步提高,其國際化進程也正站在新的起點上。


      回顧歷史,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大幕于改革開放初期拉開。1979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出國辦企業”,那時中國企業整體對外投資規模較小,主要是外貿公司等極少數企業,在海外設立窗口企業,其主要目的仍是為貿易服務。


      不過,當時已經有企業看到了到海外投資、利用海外資源的內在價值。1979年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稱得上是中國第一家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1984年,中信公司率先啟動了“中”字號的資本大船入海。當年,中信在美國投資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企業,即與位于西雅圖的一家美國公司合作建立的西林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林業和木材加工。中方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中美股權各占50%。


      1986年,中信再次投資1.1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波特蘭鋁廠10%的股權,以及投資6200萬加元與加拿大鮑爾公司聯合收購塞爾加紙漿廠。“在中信的第一個十年,率先‘走出去’的戰略,使中信公司在紛繁的國際市場牢牢插入了若干楔子,未來這將成為中信進行海外擴張強有力的支點。”《艱難的輝煌:中信30年之路》這本書這樣描述。


      初期一些企業的“試水”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在海外投資的重要性,伴隨著對外投資相關制度的出臺和規范,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漸具規模。1986至1991年間,我國對外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增長,投資領域也逐漸延伸到更多的制造加工、資源開發和交通運輸領域。


      進入21世紀,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邁入新階段。從宏觀上看,伴隨著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走出去”戰略,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階段,對外投資步伐加快。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231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首次接近平衡。


      微觀層面,更多企業的國際化策略更加成熟和具備針對性。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走出去”的歷程的江淮汽車,在2006年正式制定國際化戰略,成立國際公司。公司開始運用產品貿易加技術輸出的模式,研究目標國家的產業政策需求,研究企業在不同市場的比較優勢,制定不同的市場戰略,并開始在海外工廠的建設,“走出去”延伸到產品制造。


      “海外市場上對江淮汽車評價較高,定位至少在中檔到中高檔的產品,想要保持住這些國家對江淮汽車的品牌定位認知,并且在一些對產品質量較為挑剔的市場上站住腳,就要堅持高質量定位,以技術性價比高于原有海外汽車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市場競爭。”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江淮汽車已經建立了覆蓋南美洲、非洲、中東等130余個國家或地區的營銷網絡,并成功進入歐洲的土耳其、意大利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場。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進,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這條道路上實現了“量”與“質”的飛躍。


      從“量”上來看,1982至2001年,我國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347億美元,年均投資額僅17.3億美元。2002至2018年,我國年均對外直接投資額750億美元,為1982至2001年年均投資額的43.3倍,其中2003至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額連續14年保持增長。2017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外直接投資1583億美元,規模為2002年的58.6倍,年均增長31.2%。201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較上年增長4.2%。


      從“質”上來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行業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1至7月,中國企業流向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對外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1.4%和24.1%。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既發揮了中國企業的規模和技術優勢,又帶動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截至2019年7月末共為當地創造了81.2萬個就業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不僅僅體現在海外投資的增長,中國企業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場、利用海外資源的另一個特征就是融資的國際化。1993年7月,中信在美國成功發行2.5億美元揚基債券,成為新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發行公募債的公司。這次發債成為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債券市場的經典范例。此后,不少中國企業通過在海外發債、上市的方式進行融資。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融資逾200億美元,創造了當時紐交所的融資紀錄。近年來,小米、美團等更多科技企業也通過海外融資擴大了資金來源。


      實際上,國際化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尋求新一輪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化正助力中國企業邁上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大變局,‘一帶一路’沿線正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合作的重心,這將推動中國企業出口市場和原產地多元化,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今年中國共129家企業上榜,首次超過美國,這顯示中國一批大型跨國公司正在加速崛起。


      展望未來,專家表示,在國際化進程中,中國企業在不斷增強“硬實力”的同時,也要加速提升軟實力,迎接新的跨越式發展。“未來,中國企業還面臨合規風險等挑戰,當前全球的競爭規則不斷變化,一些國際、國家規則也成了制約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短板。去年12月,發改委等部門印發《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為企業開展境外合規經營提供了參考。未來,隨著中國企業規則意識的不斷增強,合規競爭軟實力的提高,中國企業國際化將迎來新的發展。”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表示。(記者 張莫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55家企業新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榜單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10日發布2017中國企業500強榜單,55家新入圍企業去年總營收同比增長37 06%,遠高于500強企業的平均成長速度。觀察發現,他們大多專注實業,其中,新興產業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2017-09-11
    • 第三階段將保持優勢 中國企業有望繼續領跑5G

      第三階段將保持優勢 中國企業有望繼續領跑5G

      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開幕在即,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樊曉兵近日表示,2018年將是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在前兩個階段的測試中,中國企業均表現優異,并有望在第三階段繼續保持優勢。
      2018-02-23
    • 中國企業“輕裝上陣”活力更強

      中國企業“輕裝上陣”活力更強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中國在減輕企業各項負擔上正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企業活力、創造力和效益不斷提升。專家指出,企業負擔不斷減輕、收費秩序明顯好轉,將有助于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發揚,從而夯實中國經濟高質...
      2018-04-23
    • 對外投資逆勢增長 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勢未變

      對外投資逆勢增長 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勢未變

      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下降之后,今年上半年,全球投資總額再次下降41%,處于歷史低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對外投資表現如何?
      2018-10-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