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貿易投資低迷 我國外貿運行能否保持平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1-21





      前10個月,我國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5.63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13.99萬億元,增長4.9%。在全球貿易投資低迷的大背景下,面對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發展環境,我國進出口規模總體平穩,結構繼續優化,質量穩步提升。


      “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積極擴大進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中國外貿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保持穩中提質的發展勢頭。


      外貿成績單來之不易、成色十足


      外貿情況怎么樣,企業最有發言權。


      “前不久我們在印度中了標,貨值2000多萬美元!年底可能還會有幾個出口大單,都在洽談中。”談到公司今年的出口情況,湖北時瑞達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英杰有些激動,“訂單增長在意料之中,增長之快在意料之外。”


      在陳英杰看來,企業的好勢頭得益于持續多年“搞研發”。去年,時瑞達自主研發的工程機械裝備進入印度市場,今年又比拼幾家知名跨國公司,再次中標。“只要把自主研發這條路走對了,咱們的產品就能叫響全球。”陳英杰說。


      走訪外貿一線,像時瑞達這樣的企業并不少見。他們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把創新優勢轉化成出口競爭新優勢。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分別為7.01萬億元、7.66萬億元和8.24萬億元,逐季攀升。


      “這樣的成績單‘不容易、成色足’。”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用6個字評價。


      “成色”體現為市場布局更合理。


      目前,我國與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前10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7.47萬億元,同比增長9.4%,高于進出口總體增速。“我國貿易對象國更加多元化,抗風險能力更強。”梁明分析。


      “成色”體現為外貿主體更活躍。


      我國外貿企業不斷提升出口產品在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面的競爭力,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民營企業表現搶眼。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3%,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9個百分點,占外貿總值的42.4%,比重提升3個百分點。


      “成色”還體現為貿易結構更優化。


      前10個月,國內產業鏈較長、更能體現我國外貿自主性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4.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14萬億元,增長8.5%。集成電路、光伏、電力、醫療器械等出口均高于平均水平。


      增速雖放緩,塊頭更強健


      過去,對于中國外貿來說,兩位數的增速是“家常便飯”。現在的外貿增速,相比過去有所回落。對此該怎么看?


      專家認為,評價外貿增長速度,不僅要看本國指標,還要看全球數據;不僅要看規模總量,還要看內在質量。要對比看、全局看、動態看,只有放在全球經濟運行的大背景下,尊重外貿發展的階段性規律特征,才能得出科學、理性的判斷。


      ——對比看,我國外貿增速雖有所回落,但與其他國家比,我國進出口增速仍領跑全球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進一步穩固。中國外貿的“塊頭”更大了。


      梁明說,對外貿雙方來說,一方的進口,就是另一方的出口。一方市場不行、進口變少,另一方的出口必然也跟著減少。“在國際貿易持續低迷、市場需求趨于回落、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國外貿也很難不受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日前公布了前8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出口情況,按美元計價,美國出口下降近1%,日本下降近4.8%,韓國下降近10%,其他重要的出口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中國保持增長。“預計全年中國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超過13%。”梁明說。


      ——全局看,我國外貿增速雖有所回落,但區域布局更趨合理,進出口發展更加協調,外貿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國外貿的“體型”更佳了。


      中、西部地區外貿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中部6省外貿增速為12.4%,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9.6個百分點;西部12省區市外貿增速為11.8%,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9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依托自身優勢、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


      民生消費類產品和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增長較快。前三季度,水果、化妝品、水海產品等民生消費類產品進口分別大幅增長42.3%、39.9%、35.9%,渦輪噴氣發動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件等進口分別增長23.2%、14.6%。“這些都充分表明我國內需潛力持續釋放、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對優質商品需求持續擴大。”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符大海說。


      ——動態看,我國外貿增速雖有所回落,但外貿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增加研發、市場多元化等多種方式逐步培育競爭新優勢,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比重明顯增加。中國外貿的“顏值”更高了。


      梁明認為,一定程度上說,我國外貿增速回落,是轉型升級、結構優化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程,符合外貿發展的階段性規律特征。依托國內完整的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我國外貿不斷轉型升級。


      海關統計顯示,前10個月,我國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出口增勢明顯,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73萬億元,增長5.5%。此外,企業加快出口產品品牌建設,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境內自主品牌商品增長12.9%。


      具備持續穩定增長基礎和條件


      “中國外貿具備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條件,過去穩、現在穩,接下來還會穩。”梁明認為,盡管當前我國外貿面臨不少挑戰,但也有諸多機遇,總的來看,機遇大于挑戰,外貿高質量發展仍有強勁支撐。


      ——中國經濟始終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為穩外貿提供根本保障。


      “今年以來,我國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在世界范圍內表現優異,為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實現外貿穩定增長夯實了基礎。”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


      ——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效果逐步顯現,為穩外貿提供強大助力。


      “今年1至7月,公司出口退稅退庫金額達959.4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6.24萬元。”浙江乍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從去年5月至今,該公司主要出口商品螺釘和螺栓的退稅率,先由5%提高至9%,后又提高至10%。有了這部分資金支持,企業能更加從容地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


      去年以來,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大幅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前三季度我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縮短56.4%、64.7%……“推動外貿提質升級的政策密集出臺,對外貿實現穩中有進發揮了重要作用。”梁明說。


      ——完整產業鏈條支撐企業培育新優勢,為穩外貿提供持久動能。


      “中國產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說,中國產業鏈的綜合優勢目前不僅沒有國家能夠替代,而且還會隨著新產業加入更加完善,推動外貿企業不斷形成競爭新優勢。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韌性強,外貿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加快的總趨勢沒有改變,外貿運行將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展望全年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外貿發展態勢,李魁文堅定地說。(記者 杜海濤 王 珂 寇江澤 申少鐵)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外貿出現近三年來首次月度逆差

      針對中國外貿今年2月份出現近三年來首次的月度逆差,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回應稱,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是正常現象。
      2017-04-14
    • 跨境電商試點一年:拉動地方外貿轉型成效初顯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即“4·8新政”出臺已歷一周年。一年來,電商行業有人歡喜有人愁,經歷陣痛也滿懷希望。
      2017-04-14
    • 春季廣交會釋放外貿回暖信號

      第121屆廣交會日前進入第二期。從已經結束的第一期展會情況看,受全球市場回暖等周期性因素影響,以及我國支持外貿發展政策的效果顯現,我國外貿企穩向好的態勢更加明顯。
      2017-04-28
    • 從外貿“晴雨表”看中國經濟底氣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 8%,表現“亮眼”。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企業如何看?怎樣在“黑天鵝”頻頻的國際環境中求得更好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帶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2017-04-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