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網四通八達 服務便捷高效 流動的中國很繁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1-26





      交通是基礎性、服務性、引領性、戰略性產業,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運輸服務能力連上臺階,為百姓生活帶來巨大便利,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先行作用。


      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只有12條民航航線……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放開市場、建立社會化融資機制等舉措的落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加快。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多種運輸方式齊頭并進。


      “30年前,我們還在為出門難求一張坐票而苦惱;而今天我們去距離1000公里以外的城市開會、辦事后可以當日返回,并可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感慨。到2018年末,鐵路路網縱橫延伸,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3.2萬公里,較1949年增長5.0倍, 高鐵營業總里程居世界第一;公路路網四通八達,全國公路總里程達485萬公里,是1949年的60.0倍;民航面貌煥然一新,定期航班航線總條數達4945條,是1950年的412.1倍。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志寰看來,建設交通強國,要建設交通大通道,構建經濟走廊,打造發展的脊梁;要依托高速、便捷、網絡化的現代交通,縮短時空距離,促進區域一體化;激活交通乘數效應,使高鐵經濟、港口經濟、空港經濟茁壯成長。


      70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經歷了從“瓶頸制約”到“初步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的發展歷程。目前,由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國民經濟主動脈作用日益顯現。


      運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2018年,全國主要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515億噸,貨物周轉量204686億噸公里,是1949年的275.3倍和793.8倍,年均分別增長8.5%和10.2%。如今的中國,已是全球貨運量最大、運輸最繁忙的國家。


      ——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支撐起南來北往的繁忙物流。2018年末,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發展,極大提高了我國公路網的整體技術水平,優化了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結構,對提高交通供給能力、有效滿足交通需求、緩解交通瓶頸制約發揮了重要作用。世界銀行專家評價,在構建現代化高標準的國家公路網、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促進社會團結方面,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量質齊升的先進設備,滿足了與日俱增的貨運需求。70年來,我國鐵路機車、民用汽車、民用飛機等交通設備保有量迎來了大幅提高。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擁有機車2.1萬臺;民用汽車保有量2.3億輛,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飛機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數量激增的同時,各類設備也在不斷創新。“復興號”列車、C919大型客機、2.1萬標箱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相繼問世,鐵路重載列車實現牽引重量從2萬噸到3萬噸的跨越……近年來,以高速列車、大功率機車、大型客機為代表的一批高性能鐵路和飛機裝備技術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旺盛的需求與資源約束需要我們多上拉得多、跑得快的先進運輸裝備,而且必須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石寶林認為,交通先進設備的大范圍應用和水平提升適逢其時,有效滿足了發展帶來的旺盛貨運需求。


      ——運輸服務轉型升級,提高貨物流轉效率。


      “近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便捷、高效、智能的貨物運輸服務體系,一批國際領先的現代技術廣泛應用,多式聯運、無船承運、無車承運等貨運組織形式快速發展。”石寶林說,這些成果使物流效率得以大幅提高,為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營商環境,進而支撐實體經濟發展貢獻突出。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根據今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到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交通強國會是什么樣?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還需做哪些工作?不少專家表示,建設交通強國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統籌推進、久久為功。


      ——發揮先行作用,強化戰略支撐。“現代社會與交通密切相關,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陳勝營認為,建設交通強國,就要加快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不斷提高交通運輸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體系整體效率,加快建立科技創新引領新格局,形成完善的交通現代治理體系,在全球新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


      ——點燃創新引擎,收獲強大動力。“交通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交通科技的支撐與推動。”鄭健龍認為,建設交通強國,就要打造富有活力、智慧引領的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同步開展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讓中國交通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均步入世界前列。“未來,我們應當瞄準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具有前瞻性、顛覆性的前沿科技領域,研發車輛自動駕駛、超高速軌道列車、無人機、智能船舶等各領域新一代智能交通工具。同時,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促進各種運輸方式數據互聯共享。”石寶林說。


      ——強化統籌協調,形成發展合力。石寶林認為,我國下一步應加強運輸結構的優化調整,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同時推動鐵水、公鐵、公水、空陸等聯運發展,優化組織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從而打造一流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記者 劉志強)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加速在中部打造“一帶一路”交通物流樞紐

      一季度中歐班列(鄭州)開行63班,貨值4 21億美元,開行班次、貨值同比分別增長50%和122%,憑借貨運總量高、境內和境外集疏分撥范圍廣等綜合實力,在開行中歐班列的20多個城市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2017-05-08
    • 連接“一帶一路”全國交通樞紐藍圖浮現

      連接“一帶一路”全國交通樞紐藍圖浮現

      記者日前獨家獲悉,我國將根據《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在以鄭州、合肥等城市為核心的中部地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四縱六橫”貨運干線鐵路網和區域公路網絡。
      2017-06-17
    • 中國地鐵規模快速擴張 五年來通地鐵城市新增10個

      中國地鐵規模快速擴張 五年來通地鐵城市新增10個

      十八大以來,我國地鐵網絡規模快速擴張,邁入“地鐵時代”的城市又添10座,不斷拓展市民的出行范圍,也為城市發展帶來“速度與激情”。
      2017-06-24
    • 我國加快謀劃交通強國建設頂層設計

      我國加快謀劃交通強國建設頂層設計

      交通強國戰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按照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研究,厘清思路,加快研究謀劃交通強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施工方案”,
      2017-10-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