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 傳遞三大信號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后,中國即將迎來又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以此為工作坐標,中共中央政治局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傳遞出三大信號。
總結2019成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從2018年到2019年,對于中國經濟來說,如何化解外部壓力一直是一條備受各方關注的主線。
2018年底,中央政治局曾用“深刻變化”對當年經濟運行外部環境進行描述。
此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對2019年中國經濟運行外部環境的描述變為“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沒有變化的是,中國依舊“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對于2019年經濟工作成績,中央政治局的表述是: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會議作出判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
定調2020工作:穩中求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此次政治局會議可以看出,即將到來的2020年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
短期來看,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把時間拉長,2020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要在這一年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此次會議明確,2020年中國經濟工作將延續“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并且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在工作思路上,會議指出,2020年中國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具體任務上,中央政治局要求,2020年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同時,會議明確,2020年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明確政策導向:辦好自己的事鎖定高質量發展
在總結2019年成績和確定2020年目標的同時,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當前面臨的熱點問題,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政策導向。
對于如何化解以貿易摩擦為代表的外部壓力,會議要求增強必勝信心,善于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對于經濟增速回落等近期備受關注的內部挑戰,會議在明確表示要“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的同時,依然將政策聚焦于“高質量”。
會議提出了一系列“高”的目標: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在此次會議后,2020年中國經濟工作的思路已基本明確。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久也將大幕開啟。屆時,外界將獲得更加豐富和更為具體的政策信息。
轉自:國是直通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