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路徑、融文化、樹標準——中國企業帶動優勢產能走向世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2-26





      今年前11個月,我國累計實現對外投資6800多億元;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境外單位已有11000多家,總資產達7.98萬億元……龐大海外投資背后,是我國企業日益完善的“走出去”戰略,推動國內優勢產能出海,帶動中國裝備制造、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向世界。

      積極探索海外發展新路徑

      記者近日在調研中發現,隨著我國對外投資穩步發展,不少企業“走出去”戰略呈現多元化趨勢,并探索適宜自身發展和時代需要的海外投資路徑。

      從“借船出海”拓展海外業務,到“自主出海”尋找海外商機,中冶寶鋼不僅是對外投資的“水手”,也成為掌舵航行的“船長”。中冶寶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武久說,過去,企業主要依靠代理商制度將產品銷往全球各地,現如今,企業不斷擴大海外“朋友圈”,去“有魚的地方撒網”,加強海外市場開拓力度。

      據介紹,中冶寶鋼憑借在印度、菲律賓、韓國等國家建立的代理商制度,有效避免了海外營銷一對多的不利局面,降低了海外營銷過程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在“自主出海”方面,中冶寶鋼加強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工程類公司和研究所合作交流,主動尋找海外市場商機。

      為落實國家改革開放政策而成立的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時至今日已走過35個年頭,目前已獲得多項涉外事務經營資質,而且仍在豐富業務板塊。

      中國華陽經貿集團副總裁楊陽說,源于業務拓展,中國華陽從2007年以來,在近30個國家(地區)舉辦展覽200多場,組織中國參展企業達萬余家,實際成交金額達到15億美元。通過舉辦境外經貿展覽交流活動,不僅形成了自身廣泛的全球貿易渠道,更為國內諸多中小企業拓寬了國際市場。

      以投資為契機融入當地文化

      通過跨境投資和貿易,提供技術和資本,開展交流和合作,不少企業不斷拓展我國在國際社會的“朋友圈”,加深彼此之間的文化認同。

      楊陽說,多米尼加一直以來存在電力短缺問題,這使該國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中國華陽與多米尼加國家電力公司合作的蒙桑尼爾天然氣火力發電廠一體化項目,有效解決多米尼加電力短缺問題,改善了當地民生。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與多米尼加建立外交關系前,中國華陽便與多米尼加進行了多輪經貿交流,而中國華陽承接的這個大型電力項目合作,為兩國建交作出積極貢獻。

      在項目成功落地后,少不了精耕細作。積極學習當地法律,關愛屬地員工,在合作中多措并舉融入當地社會,已經成為海外投資必修課。

      為融入當地、穩定隊伍,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平穩順行,中冶寶鋼中標臺塑河靜鋼的檢修業務后,在越南注冊獨資子公司中冶越南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中冶越南公司入駐河靜鋼鐵以來,積極學習當地法律法規,對接當地政府管理部門,將越南當地法律法規作為企業經營的紅線,對勞工、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稅務、工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收集,還聘請了當地的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高武久說。

      高武久介紹說,2019年越南發布了新的勞動法細則,中冶越南公司當即組織對員工手冊和勞動合同進行修訂,展現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從對接國際標準到輸出市場標準

      “統一標準才能制造出令客戶滿意的產品。”高武久說,針對海外項目,中冶寶鋼首先從標準開始,讓項目工程師吃透弄懂歐標、美標,再對技術質量系統進行培訓。

      據介紹,中冶寶鋼鋼結構產品、高溫液態金屬運輸車、抱罐車、高強超低溫焊材等產品相繼取得“歐盟產品安全CE認證”等國際標準認證,為產品順利出口鋪平了道路。

      高武久說,中冶寶鋼還將海外項目質量執行標準引申到對所有產品的管控,提升產品品質,延伸已有國際市場產品的深度和廣度,讓客戶感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一方面是對接國際標準,另一方面還要輸出標準。“中國華陽承接的電力項目,不僅緩解了多米尼加電力短缺問題,還推動了中國技術、設備和標準輸出,成為兩國務實合作的標桿和旗艦項目。”楊陽說。

      作為中央企業全球化發展的先行者,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在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也不斷以技術為引領,積極推動我國能源設施標準的國際化。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的下屬公司——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鑫南說,為更快更好的在白俄羅斯進行技術推廣,使白俄羅斯乃至東歐地區實現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潔供暖,今年,公司與白俄羅斯國家標準委能源效率署就提供的產品、服務和售后,納入白俄羅斯國家標準框架下有效實施落地達成共識。

      事實上,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的對外合作,僅僅是集團推進標準國際化的縮影。據了解,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正積極推動我國從適應國際標準向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轉變,提高我國企業在能源設施領域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轉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