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住農業基本盤 備春耕戰疫情緊鑼密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03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春耕備耕號角亦吹響。農時不等人,全國上下保春耕戰疫情緊鑼密鼓展開。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支持力度,推動農資企業加快復工復產……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多部門齊發力,圍繞農資供應、資金保障、金融支持等打出政策組合拳,各地也紛紛完善支持政策,創新線上備春耕等新模式,確保穩住農業基本盤。


      與此同時,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戰疫情備春耕兩不誤


      翻地、育種、覆土、覆膜……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五星鄉,芹芽、蓮藕、蘆筍、韭菜等蔬菜種植面積高達1.5萬畝。戴著口罩的農戶們正加足馬力搶抓農時,為新春播種做各種準備。


      翻地松土、秸稈還田、施肥下種……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伴隨大型農用機械的轟鳴聲,春播生產的熱潮正在掀起。


      戰“疫”之下,一幅幅春耕備耕圖正從南到北鋪陳而來。


      “今年是一個特殊年份,搞好春耕生產,奪取農業豐收,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近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強調,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要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分類細化農村疫情防控科學指導,引導支持從南到北抓緊做好春耕備耕,加強越冬作物田間管理。推動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建立農資點對點保供運輸綠色通道。


      抗疫情保春耕“兩手抓”,各地紛紛開啟政策儲備箱。比如,湖北聚焦“人、車、技、物、錢”五要素出臺20條政策措施,包括做好216家飼料加工企業員工返崗安排,預計3月10日前產能恢復到80%以上;暢通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綠色通道;加強農業生產信貸融資服務,省級財政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農業轉移支付資金65.3億元等。


      為全力滿足農民春耕購機需求,天津及早啟動農機購置補貼工作。2020年度中央和市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已下達各區,天津市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和補貼額一覽表已向社會公布,這也是天津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歷年來最早的一次。


      多部門協同打通堵點


      3月1日,河北省石津灌區正式通水。根據春耕生產需要,這次春灌計劃引水3.8億立方米,放水時間預計持續60多天,灌區下游石家莊、衡水、邢臺、滄州等市的130余萬畝農田將得到有效灌溉。


      在產糧大省黑龍江,哈爾濱海關對當前春耕和農業生產急需的化肥、種子、農機具等進口物資優先受理報關,2月份以來共監管放行進口化肥等農資1.24萬噸,貨值2231.8萬元人民幣。


      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當前農業生產面臨保水灌溉、農資供應、農民下田、資金保障等難點。對此,有關部門協同發力頻頻部署,力圖加快打通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梗阻。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是贏得全年糧食豐收的前提。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初步調度,今年春播糧食種植意向面積9億畝左右,比上年略減300萬畝,主要是早稻減少200萬畝。


      “要推動出臺臨時性補助措施,引導南方地區恢復雙季稻,力爭早稻面積不低于去年。今年結構調整不再減少糧食面積,玉米要穩定,輪作休耕試點將作適當調整,糧改飼主要支持北方農牧交錯帶。”韓長賦說。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2月28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要求突出解決農資運銷“最后一公里”問題保障春耕農資供應。協同工信等部門協調解決設備、人工、原輔料等問題,推動農資企業復工復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化肥及其原輔料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增加春耕前化肥產量,保障化肥等農資及原輔料運輸暢通。


      在打通農資運輸通道上,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文,提出切實解決春季農業生產物資運輸車輛“進村難”、高速公路“上得來、下不去”以及農機具跨區域作業轉運難等問題。


      在資金保障上,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通知,著力支持做好春耕生產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各地財政、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及時按規定將資金撥付到農戶和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緩解其資金壓力。


      各地農發行也在提供金融“活水”。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籌措安排60億元信貸資金,聚焦服務“農資”“農地”“農技”,全力支持春耕備耕工作。農發行新疆分行提出,力爭全行今年春耕生產類貸款投放100億元。


      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動能


      運用微信、農業大數據平臺等新手段,開展網上指導、網上訂購、網上培訓、網上貸款等網上備耕活動……產糧大省黑龍江正在開啟網絡備春耕新模式。


      這并不是個例。無人機忙田管,“指尖上”備春耕,貸款不見面,線上下單……正成為抗疫情備春耕的一大亮點。


      “在秉持因地制宜、靈活審慎的原則下,各地正盡最大可能將疫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水平。同時充分利用各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生產現代化正不斷提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土地經濟研究室主任郜亮亮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春耕備耕之季,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快推進。


      例如,湖南要求補齊水稻播栽環節機械化生產短板,力爭機械育插(拋)秧面積占集中育秧大田面積60%以上。河南督促各地對去年續建高標準農田項目盡快復工,加快建設進度,并督促納入省重點項目名單的“三農”領域項目盡快有序開工。江西省也要求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進度偏慢的項目縣,要倒排工期,做好項目推進方案,加強督導調度,確保田間工程在3月底前全面完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穩住農業基本盤具有特殊重要性。在確保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同時,農業高質量發展正穩步推進,這直接關系億萬農民增收,也將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更有力支撐。”郜亮亮說。(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發展要加快“綠起來”

      農業發展要加快“綠起來”

      當前,我國農產品總量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表現為一般農產品不缺、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不足。為此,必須用綠色理念發展農業,在投入品使用、產地環境保護、生產方式、支撐體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調整;...
      2017-03-23
    •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須做好四篇文章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03-29
    • 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高投入、高消耗,資源透支、過度開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節本增效、節約增收。
      2017-05-09
    • 4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平穩

      4月份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呈現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市場供給總體平穩、二三產業量效齊增、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回升的局面。
      2017-05-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