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增一減”清單有望提早發布 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迎難而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25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我國的“穩外資”政策正在加速推進中,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增加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著力縮短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一增一減”的兩大清單正在加速制定,有望提早發布。


      “我們相信蓬勃發展的中國大市場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不會因一場疫情而改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在此前的“穩外資”發布會上擲地有聲地說。


      就在本月初,遼寧寶來企業集團與總部位于荷蘭的利安德巴賽爾工業公司通過“云簽約”的方式正式簽署合資合作協議,總投資高達120億美元,主要包括80萬噸/年聚乙烯、60萬噸/年聚丙烯等工程,計劃今年7月一期項目全線投產。


      屏對屏的“云簽約”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重要渠道。以福建為例,今年以來,該省已經舉辦23場“云簽約”活動,41個重點外資招商項目通過線上簽約,總投資達350.43億元。


      即便如此,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鐘木達表示:“企業用工難、疫情防控難、交通物流難、工廠不能及時開工、訂單無法履約、企業不敢接單等多方面問題相疊加,今年的外貿外資形勢更加復雜嚴峻。”


      數據顯示,前兩月我國吸引外資同比下降8.6%,2月當月同比下降更是達到25.6%。“吸收外資由升轉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疊加春節假期因素,導致人流物流不暢,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投資活動受限,投資者等待觀望情緒加重。”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疫情的全球蔓延可能會引起國外經濟環境的惡化、資金鏈的緊張以及全球需求的停滯和萎縮,從而抑制外資流入的步伐。”聯合國貿發會議也預計,如果疫情上半年得到控制,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可能下降5%;如果疫情持續全年,可能下降15%。


      在此情況下,更大力度的穩外資政策措施也已經在路上。宗長青表示,將加快全國和自貿試驗區版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修訂工作,同時也將全力推進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力爭早日發布實施。


      記者采訪專家了解到,今年的鼓勵外商投資目錄有望提早到5月份發布。上周有關部門開始了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關于鼓勵外商投資領域的變化,宗長青表示,將聚焦三個方面:一是國內存在短板的產業鏈、供應鏈;二是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三是聚焦提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


      “聚焦國內存在短板的產業鏈是全球疫情下做出的必然選擇。因為疫情的快速蔓延,割裂了產業鏈和供應鏈。鼓勵外商投資于這類產業,既能讓他們享受優惠政策,從而降低成本,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又能增強行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穩定、提升我國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的能力和水平。”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對上證報表示。


      此外,外資企業布局我國消費升級領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星巴克宣布將在江蘇昆山投資1.29億美元建咖啡烘焙工廠,零售巨頭Costco要在上海開設第二家門店,豐田將與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資興建電動車工廠。


      服務業也是外商新增投資領域的熱點之一。中國歐盟商會天津分會主席張挹凡說:“我注意到,天津正在進一步轉型和擴大開放,我覺得可以明確重點板塊,利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政策,發展更加前沿的領域,例如金融業中的虛擬銀行等。”


      “雖然全球跨境直接投資會有所萎縮,但如果我們穩步推進開放議程,改善營商環境,今年的外資流入可能會做到基本穩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倪月菊還分析認為,外商投資者今年的信心是有向好變化的。年初一些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缺乏信心,甚至有轉移投資或者減少投資情況的出現。經過歷時兩個月的舉國努力,中國不僅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還開始對其他國家展開援助,在向世界充分展示我國的制度優勢的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是外商投資最安全的國度之一。如今他們不僅消除了疑慮,更增加了對華投資的信心。(陳芳)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加速形成

      地方版擴大開放新政迎來密集發布期。近日,湖北、江蘇、福建等地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資企業進入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申請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
      2017-04-24
    • 路線圖明確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

      路線圖明確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

      中國金融行業的對外開放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繼外交部宣布中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市場準入后,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詳解了金融業開放路線圖。
      2017-11-13
    • 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 外資機構期待更多機會

      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 外資機構期待更多機會

      近日,銀行、證券基金和期貨等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開的消息,引起外資金融機構高度關注,一些外資私募已開始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這不僅增添中國金融市場的活力、動力,也將有助于提升中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2017-11-17
    • 人民幣地位越來越高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世界點贊

      人民幣地位越來越高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世界點贊

      據財政部負責人介紹,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且實施3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這將對證券和基金業改革產生重大影響。
      2017-11-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