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力穩投資 制造業升級新圖景浮現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4-09





      加碼穩投資是對沖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之舉。當前,新老基建齊上陣,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勢猛勁足,其中,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獲優先布局。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正得到新一輪強力推進,工信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近日密集部署,釋放更大力度支持信號。地方也在緊鑼密鼓謀劃,提出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等更高標準。


      著眼于擴大有效投資、穩增長增動能,各地重大產業項目強勁啟動。4月3日,總投資約78億元的10個重大產業項目在安徽合肥高新區簽約。同一日,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吸引國家及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此外,廣東佛山2020年上半年250個重大項目日前集中開工投產,其中近七成為產業項目,總投資額超千億元。


      作為重大產業項目的核心領域之一,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得到優先布局。河南省發改委日前成立穩投資工作專班,要求梳理并協調制造業領域重大項目推進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銜接省有關部門、指導市縣加快推進本領域“982”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4月2日,江蘇揚州召開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攻堅動員大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攻堅力度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2020年揚州全市要新簽約重大產業項目300個以上,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120個以上。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的投資力度,對于穩固國家經濟底盤、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賽迪智庫規劃研究所所長程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投資的引導作用,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在謀劃新興產業的同時,加快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制造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先進制造業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產業領域,可以有力拓展投資增長空間,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顯著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優勢,補齊經濟發展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相關部委和各個地方正在展開新一輪謀劃,強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產業融合方面,4月2日,國家郵政局、工信部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與制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4月3日,國家發改委提出,推動家電回收領域與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


      在擴大投資方面,4月3日,商務部印發通知,提出將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等領域。商務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和地方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聚焦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鼓勵范圍。


      在金融支持方面,國開行日前出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設立2500億元專項貸款,加大開發性金融對制造業支持力度,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地方層面也在加快行動。


      4月7日,河南省工信廳發布公示,擬確定新鄭市等10個縣(市)為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試點縣(市)。浙江省近日舉行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并發布《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5年,高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創新高地,持續領跑制造形態變革,基本建成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


      此外,上海提出,2020年將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大力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扶持有條件的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率先發布首個區域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標與路徑框架。《洛陽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謀劃一批、招商一批、實施一批面向“十四五”的制造業重點項目,推動有效投資轉化為產業優勢。


      程楠表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企業,核心在于創新。下一步,應鼓勵本土企業積極參與全球競爭,支持企業間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借助資本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加快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改造、標準化生產、精益化管理,引導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


      業內專家表示,受疫情影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將迎來眾多新機遇和新賽道。一方面,疫情促使產品需求和消費方式更加智能化,5G技術將進一步推動社會生活智能化,智能制造的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展;另一方面,疫情不僅對無人工廠、智能工廠發展起到強大助推作用,也推動了教育、零售、醫療等服務業向無人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帶動社會資本對智能制造的投入。


      “在抗疫過程中,制造業轉型需求被進一步激活,同時,新基建基礎支撐作用凸顯。數字化布局將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節本增效,醫療健康產業也將開拓出新的產業需求等。下一步,要牢牢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加強創新引領,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盤和林說。(記者 班娟娟 鐘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制造業升級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

      制造業升級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

      6月份,制造業PMI為49 4%,景氣水平與上月相當,連續兩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 2%,比上月回落0 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保持在54 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
      2019-07-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