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隨著全國穩就業、復工復產政策的實施,一股基建投資熱潮在全國席卷而來。
國家發改委4月14日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新增PPP項目150個。分地區看,陜西、江西、廣東、山東新增項目較多。分行業看,城市基礎設施新增項目最多,達55個;農林水利、社會事業、交通運輸、環保、能源等行業新增項目數均超過10個。從前期工作情況看,新增項目中已通過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以及可行性論證、實施方案審查的重點推進項目36個。從落地實施情況看,新增150個項目中已簽約項目31個。
作為反映基建投資變化的另一個風向標,最新公布的基建機構銷售數據也進一步佐證這一事實。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3月份,納入統計的主機制造業企業共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49408臺,同比漲幅11.6%。
不僅如此,建筑材料銷售也表現出積極的量價齊升。從各地基建情況來看,項目申報進度也在明顯加快,且單月申報金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種種跡象表明,當前基建投資已由此前疫情期間近乎停頓轉變得日趨活躍。
記者還發現,在此輪基建投資熱潮中,以5G、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開始發力,有望成為投資領頭羊。
投資熱推動建筑材料普遍漲價
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4月6日,水泥行業開工率為94%,產能利用率接近往年同期水平。而數字水泥網統計顯示,4月上旬,隨著下游建筑工程全面復工,國內水泥市場需求向好趨勢明顯,不同地區企業出貨率環比提升10%至30%,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大部分企業出貨達到九成,個別區域如浙江、皖北出現銷大于產現象。
與此同時,河南、甘肅等多地水泥相繼開始提價。近日長三角皖江、蘇南、浙北地區熟料價格小幅上調20元/噸。業內人士預計,4月中旬后,前期價格下調幅度較大的區域,將會迎來恢復性上調。
鋼材市場成交也日漸活躍。據權威鋼鐵網監測的全國主流貿易商建筑鋼材成交情況,3月上、中、下旬的日均成交量分別為12.7萬噸、18.6萬噸、19.3萬噸;到4月上旬,日均成交量進一步提升至23.8萬噸。
“當前是需求旺季,新開工和復工項目疊加,需求集中釋放。以基建為代表的建筑業需求基本恢復到去年水平。”某知名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基建是穩投資的重要抓手,未來基建增速回升是確定的。
作為基建投資的主力軍,地方政府的投資意愿也影響著投資的力度。從相關數據來看,目前各地基建項目申報意愿明顯回升。
3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基建項目申報金額達到創歷史新高的8.3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5%。此外,政府采購網數據顯示,3月份政府招投標數量環比大幅增長249%,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0%水平。
地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力度和速度均在加快。3月份至今,各地集中開工重大項目投資已達數萬億元規模。湖北省重大項目開復工更是向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4月10日,武漢市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共100個,總投資達1865.7億元。
各省還相繼召開穩投資相關會議,積極部署抓好交通、能源等基建項目,強調進一步加大新基建項目推進力度,謀劃推進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大項目好項目。
多位分析人士預計,隨著傳統基建領域穩定擴張,新基建持續發力,4月份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有望重回正增長,全年基建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可期。
新基建成投資領頭羊
記者注意到,在此輪基建投資熱潮中,新基建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追蹤溯源,對于新基建的提法,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目前所說的新基建主要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特別是在今年3月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央再次明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由此,新基建成為各地穩投資、穩增長的關鍵性一招。
記者梳理發現,繼年初確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項總投資3.84萬億元,福建日前篩選推出248項2020年度福建省級重點招商項目,總投資達5978億元。其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是福建穩投資的主要領域。
在4月11日舉辦的福建省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積極做好穩投資工作視頻會議暨4月份重大投資項目月度協調會議上,福建官方明確,要進一步加大“新基建”項目推進力度。
在湖南,該省于4月10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新基建、公共服務和產業投資項目建設。已公布的兩批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除高速公路、高鐵、機場等傳統基建外,5G、特高壓、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占比較大。
4月11日上午,江蘇省南京市舉行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并發布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等四個行動計劃。其中,將推進總投資5454億元的346個新基建及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
近期,天津市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開展“云簽約”,簽署《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新基建”建設,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此前,重慶、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也紛紛以出臺專項政策、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等方式發力新基建,并且多以涉及數字經濟、新能源領域,力圖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和釋放新動能。
新基建既是基礎設施,又代表著新的業態。不難看出,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遭疫情沖擊和產業面臨轉型升級挑戰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賦予厚望。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