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紓困賦能擴需求 一攬子政策措施加碼護航民營中小企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14





      護航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利好持續釋放。從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從幫助開拓“兩個市場”到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從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到力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政策措施,紓困賦能擴需求多路并進,為民營中小企業持續注動力、增活力、拓空間。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指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項決策部署和惠企政策正在加快落實,中小企業經營情況出現積極的邊際變化。但也要看到,經濟全面復蘇需要時間,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仍面臨復雜嚴峻的局面。


      近一個月,國務院相關部署層層深入,力度不斷加大。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研究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上半年3個月租金。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適當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資,并創設政策工具支持銀行更多發放信用貸款。


      從中央部門到地方也在加快行動,合力打出紓困、減負、賦能組合拳。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通知,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中小銀行加大涉農、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引導實際利率下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制造業信貸投放,支持企業恢復發展。


      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進一步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介紹稱,全國向320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423億元,中小微企業受益面大幅擴大;國務院國資委介紹稱,國有企業主動讓利,降電價、降氣價、降房租、降資費。


      在企業轉型賦能方面,工信部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積極上平臺,切實解決產品滯銷、訂單不足、人才不夠等問題,幫助更多中小企業降低采購、分銷、融資等成本,線上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同時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通過數字化賦能成為標桿中小企業,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加快轉型。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當前,護航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擲地有聲,并不斷加碼升級。“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恢復和‘六保’的重要力量和關鍵一環。新一輪政策更加注重回應企業的需求和關切,以及政策的落實效果,更加關注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改革,為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說。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指出,通過減稅降費等階段性措施,實質性降低民營中小企業運營成本、拓展盈利空間,充分體現國企責任擔當,通過主動讓利幫助民營中小企業減負增活力等,也是近期政策的突出特點和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促進民間投資,引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成為重要的施策方向。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強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要突出抓住兩大方面,一是努力擴大總需求,二是加大金融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其中,在努力擴大總需求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重大項目投資、促進民間投資,與此同時注意發揮消費需求的重要作用,努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不少地方展開行動。比如,北京市日前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活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20條措施,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領域。吉林省出臺《省委省政府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激發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活力。青島西海岸新區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優勢高成長民營企業的十二條政策》,加快培育優勢高成長企業集群,打造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供需雙側下降是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政策著力點要進一步聚焦于擴大需求和恢復供應上,必須優先解決需求不足問題。


      劉興國認為,市場預期不佳、整體盈利水平不高等制約民間投資增長,未來要加力完善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多措并舉激發市場需求。


      在劉哲看來,民間投資恢復需要經歷流動性改善、盈利恢復和信心提升三個階段。在前期金融支持、減稅降費等政策加快落地后,企業流動性得到了明顯改善。當前,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企業生產和盈利均進入恢復期,但消費端恢復仍弱于供給端。“下一步關鍵在于采取針對性措施,集中力量實現‘三同步’,即推動消費與供給同步復蘇,上下游產業鏈同步復蘇,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同步復蘇,打通供需良性循環,保證企業盈利改善的持續性,提升企業中長期的經營和發展的信心,進而穩投資、促投資。”


      一方面要幫助民營中小企業紓困減負,一方面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如何兼顧實現目標?劉向東指出,對于民營中小微企業,紓困仍是緊要之事,同時還需要在紓困過程中引導企業及時轉型,聚焦主業,提升競爭力,這也是民營中小微企業今后抵御風險的重要支撐。


      劉興國表示,民營中小企業脫困發展,不能過度依賴政府或金融機構幫扶,要想在競爭中實現持續發展,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方向。只有數量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整個國民經濟才有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電改再提速全面進入攻堅期 民營參與呼聲大

      新電改再提速全面進入攻堅期 民營參與呼聲大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下一步要加快電力市場和電力交易機構建設運行,有序放開增量配電業務,加大售電側改革力度。
      2017-11-01
    • 央地政策連發再促民資參與PPP 鼓勵民營企業控股

      央地政策連發再促民資參與PPP 鼓勵民營企業控股

      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多個省份了解到,為推進民間投資,中央和地方層面推進PPP模式發展的新一批政策日前陸續出臺,新政在多個方面實現突破,將進一步提升民間資本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2017-12-04
    • 我國民企2700萬家 民營經濟財政收入占比超50%

      我國民企2700萬家 民營經濟財政收入占比超50%

      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達2726 3萬家,個體工商戶6579 3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占比超過50%;GDP、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占比均超過60%
      2018-05-02
    • 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攻堅戰打響

      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攻堅戰打響

       8月末,一場為期三天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沈陽舉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無論是民企500強數量還是民間投資數據,各地分化依然明顯。東部地區入圍民企500強數量高達396家,占據八成,東北地區只入圍9家,不足2%。
      2018-09-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