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后再出指導意見:此次西部大開發會有這四處新格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21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中國在2000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此后給予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使西部地區得到了持續高速發展,為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跟跑、并跑乃至領跑奠定了基礎。如今20年過去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也迎來了進一步發展的新契機。


      此時對西部大開發明確新方向、確定新目標、提出新要求和建立新機制,有利于鞏固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績,并開啟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和新征程。


      西部大開發曾得益于國內版雁陣模型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最重要的矛盾之一就是區域發展不均衡,特別是西部地區發展不充分的問題。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從多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創新性機制,其中多數都是針對西部大開發的。


      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當時形成的全國一盤棋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由此為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下了先手棋。這很像東亞國家和地區在工業發展時期形成的“雁陣”或“雁行”,即頭雁先發展起來,然后通過產業轉移去帶動其他大雁協同發展,進而帶動整個雁陣發展起來。


      國際版的雁陣模型之所以可以成型,同國際貿易和產業分工的內在發展邏輯有關。中國是國內版的雁陣模型,地區之間會自發地進行協調和合作。


      但是,與國際版雁陣模型不同的是,來自中央政府的全國統籌協調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關鍵作用,使區域協調更有可能加快推進和全面實現。


      過去20年西部大開發所取得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這套國內版的雁陣模型。


      東西部資源交換受到全球產業鏈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來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資源交換、產業轉移和勞動力流動卻遇到了全球產業鏈布局轉型的深刻影響。


      受居民收入增長、新生代員工崛起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加強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過去西部地區在自然資源、勞動力成本、土地價格、優惠政策、監管標準等方面的相對優勢逐漸減弱乃至喪失殆盡,并大有被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取代的威脅。


      一些東部地區轉移出來的企業,并沒有自然而然地選擇西部地區落地。


      許多企業轉而移師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西部地區反而被繞過了。


      一方面是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則是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土地紅線和生態底線不容觸碰。


      這使西部地區在向何發展和如何發展的問題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使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的提出呼之欲出。


      從經濟大開發到全面大開發


      此次提出的《指導意見》從多個方面詮釋了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也為西部地區盡快在各個方面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帶來了政策紅利。


      首先,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體現在新理念上,即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過去西部大開發主要強調經濟大開發,如今要轉向全面大開發,注重“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西部大開發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唯有如此方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過去西部大開發主要反映在自然、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的開發,而要想為西部地區插上騰飛的翅膀,就需要在其他生產要素上做文章。


      比如,《指導意見》7次提及互聯網,多處提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所以說,在數據要素等生產要素上發力,將使西部地區迎來發展新機遇。


      其次,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反映在新定位,即突出西部中心和以人為本,持續增強西部地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過去西部大開發主要反映在西部地區為東部地區“做嫁衣”的配角定位,西部地區更多是為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亟須的各類資源,進而在此過程中有所發展。


      但是,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意味著要反客為主,強化西部中心戰略地位,突出通過發展來服務好西部人民群眾。過去西部地區面臨“孔雀東南飛”的人才流失尷尬,但是隨著西部地區營商環境、就業環境和人居環境的穩步改善,就地創業、就近就業、安居樂業的人越來越多,西部地區也有了更強的財氣、才氣和人氣。


      再次,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突出表現在新方向上,即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


      過去西部大開發主要是“面朝大海”,突出表現為從西向東地資源輸出,定位于為東部發展提供資源支撐,并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


      但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布局,西部大開發融入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元素。


      西部地區開通了從西向西的“中歐班列”,以及從西向南的“南向開放”,通過連接“一帶一路”西向戰略而融入全球發展體系。這使西部地區從過去的內陸和邊陲,轉而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樞紐和紐帶,新方向帶來的新機遇也潛力無限。


      最后,西部大開發的新格局還有賴于新治理,即服務于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目標、新定位和新方向意味著要有一套新的治理體系加以支持,要有強有力的治理能力提供保障。


      《指導意見》提出了要素市場化配置、科技體制改革、信用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改革舉措,以及績效考核、財稅支持、金融支持、產業政策、用地政策、人才政策、幫扶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的貫徹落實提供了有力的新治理體系支撐。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頂層設計出臺 6個方面提出36條舉措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頂層設計出臺 6個方面提出36條舉措

      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西部開放力度、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6個方面提出了36條舉措,對新時代推...
      2020-05-19
    • 構筑新格局 西部大開發重磅政策落地

      構筑新格局 西部大開發重磅政策落地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強化舉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2020-05-18
    • 依靠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推動西部大開發邁上新臺階

      依靠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推動西部大開發邁上新臺階

      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部署當前和“十四五”時期推進西部大開發等工作。
      2021-06-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