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得青山 贏得未來——代表委員關注中小微企業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28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5月22日,當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時,短短數百字間密集亮相的政策“大禮包”,讓會場接連響起熱烈的掌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小微企業,其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等話語一出,迅速成為廣大網友熱議的“金句”。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被稱為經濟發展“血脈筋骨”的中小微企業,關系著千家萬戶生存生計,正被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密切關注。


      特殊時期,當有特殊之舉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穩就業要充分發揮小微企業作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柏春委員指出。


      疫情發生后,為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產,多部委密集推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支持措施,取得明顯的成效。但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延續和國外疫情的蔓延,中小企業不斷遭遇新的困難,不少企業面臨生存挑戰。


      “特殊時期,要有特殊之舉。關鍵要從頂層設計研究,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原材料緊缺、生產經營受限等難題。”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委員認為,相關部門應繼續加強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研,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


      “著力穩企業保就業,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繼續執行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河北金后盾專用裝備制造集團董事長李彥平代表指出,這些在“六穩”“六保”中推出的組合拳,是“放水養魚”的重要舉措,多方位減輕中小微企業的負擔,助力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期待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能真正落到企業、幫到企業。”


      多方發力,破解資金之困


      資金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命門”。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微企業運營造成了突發沖擊,更加凸顯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的緊迫性。


      河南省審計廳廳長汪中山代表建議,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主動承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實行金融機構“微利化”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把過高的利潤讓渡給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


      “建議由地方政府牽頭,整合區域內政策機構力量和各方數據,建立完善全面、互聯互通的地方小微企業政策執行和信息集成的綜合體系,為金融機構創新小微金融業務模式提供數據支撐。”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代表建議。


      張近東代表介紹,今年4月,蘇寧金融緊急安排80億元資金,專項用于為與疫情防控及人民生活保障相關行業的供應商、服務商、微小商戶提供融資支持。


      當前,各地也正在通過各種創新手段,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帶去機遇。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委員注意到,上海“55購物節”期間,依托豐富的商家資源和支付寶等數字化平臺資源,政府搭臺、平臺提供技術支持、企業自行發放消費券,帶動了超10萬家小店復蘇。


      周桐宇委員表示,數字消費券是刺激消費、幫扶小店、穩定就業的有效手段。建議探索政企合作“小店消費券”發放新模式,因地制宜,精準滴灌,帶動企業經營恢復“造血”功能。


      危中尋機,期盼轉型發展


      “雖然當下困難不少,但我們做事業的熱情不減,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盡一些力,干一些事,是職責所在。”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周桐宇委員履職期間,一直關注中小微企業發展。她表示,在政策的大力幫扶下,廣大中小微企業一定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尋找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將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市場化,廣大民營企業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當前,應進一步完善發揮民營科技企業創新主導作用的政策機制,強化民營科創企業家培育機制,鼓勵更多社會個體投身科技創新創業大潮。”周桐宇委員建議。


      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國際市場非抗疫急需物資物流中斷、消費減少,外向型中小企業產品面臨外銷受阻的困境。針對這種情況,李修松委員建議,支持外向型中小微企業轉為內銷,或支持其轉型生產國內有需求的產品;對于為國外廠家生產配套設備或零部件,如今中斷銷售的中小微企業,要幫助其在國內對接適需對路的廠家,或幫助其轉型生產國內廠家有需求的產品。


      “對那些抓住發展大趨勢,又能夠整合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形成產業成果落地的企業來說,‘危境’中往往蘊含著‘機遇’。”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委員表示,“中小微企業最好能夠和一些大企業或者上游企業結合起來,培育起自己具有優勢、特色、競爭力的一塊‘專長’。立足自身實際,學習先進企業的做法,務實地開展管理制度創新、技術研發創新、發展理念創新,這樣才能夠保持好自己的實力,積蓄好自己的能力。”(記者 劉夢 李慧 方曲韻)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央地方加力

      中央地方加力"輸血"中小微企業 一攬子舉措將加快推出

      2017年以來,包括定向降準、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在內的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臨近年末,中央層面和地方層面仍在加大力度“輸血”中小微企業。
      2018-01-07
    • 地方版惠企政策頻出 助力中小微企業抗“疫”

      地方版惠企政策頻出 助力中小微企業抗“疫”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監管部門應適時調整相關監管指標和考核要求,打消金融機構后顧之憂。金融機構要繼續加大對防控疫情等工作的金融服務,特別要加大對疫情嚴重的地區和醫藥等重點行業的支持。
      2020-02-09
    • 央地出臺多個利好政策 讓中小微企業活下來活得好

      央地出臺多個利好政策 讓中小微企業活下來活得好

      近一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多個利好政策——讓中小微企業活下來活得好近一段時間以來,一場扶持中小微企業的保衛戰在全國打響,中央和地方陸續出臺了諸多利好政策。專家建議,在出臺扶持政策之后,各級政府要
      2020-02-14
    • 紓困中小微企業政策集結號吹響

      紓困中小微企業政策集結號吹響

      紓困小微企業的政策集結號已經吹響。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專項幫扶機制,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工信部等相繼出臺多個文件
      2020-02-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