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金融數據有何亮點?下半年貨幣政策會如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13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了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半年金融數據有何亮點?下半年貨幣政策會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這三個數據格外亮眼!


      這三個數據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1、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連續4個月保持在兩位數增速。


      2、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


      3、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


    錢去哪兒了?


      1、前5月,普惠小微貸款保持較快的增長


      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5.4%,增速高于人民幣各項貸款的增速12.2個百分點。前5個月增加的普惠小微貸款是1.4萬億元,同比多增長了5381億元。


      2、制造業貸款增速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


      截至5月末,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4.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6%,這個增長速度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


      其中,高技術的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速40.9%,延續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態勢,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又提高了2.5個百分點。


      3、房地產貸款占比壓降至25%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介紹,大家都很關注商業銀行對房地產行業新增貸款占各項貸款增量的比例,早些年這一比例曾高達43%、44%。近年來這個比例逐年下降,今年1-5月,房地產行業新增貸款占比已經降到25%。


    企業對信貸的需求如何?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介紹,近期央行對全國300多個地市進行了信貸需求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企業的信貸供需兩旺,金融機構審批貸款的提款率上升的比較明顯。調研的銀行當前已經審批的企業貸款規模大體上超過了去年的前三季度。企業的資金需求也比較旺盛,提款率比去年要高5.1個百分點。


      2、從結構上來看,當前的信貸供給比較好的匹配了企業的流動性需求和全社會的抗疫資金需求。


      3、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省份的銀行基本上是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湖北省在工作日減少較多的情況下,審批貸款已經超過了去年的前三季度。中小企業的貸款提款率比去年上升了7.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行業的貸款提款率比去年上升了6.5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如租賃和商業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業,這些行業的貸款提款率分別比上年上升了11.1和9.5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是否要“退出”?


      1、我國仍是正常貨幣政策


      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介紹,我國貨幣政策和歐美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我國雖然遭受疫情嚴重的沖擊,金融市場也出現過一些波動,但是整體的經濟運轉和金融市場的運轉是正常的,沒有出現恐慌、市場失靈的情況,仍是正常的貨幣政策。


      2、特殊的、階段性工具完成使命后退出


      郭凱表示,今年疫情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兩個主線:


      第一個主線就是正常的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通過總量、價格、結構工具來提供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使貨幣信貸能夠為經濟復蘇提供足夠的支持。


      第二個主線是針對疫情出臺的一些特殊的、階段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這些政策措施確實是根據疫情的變化,完成了使命就退出了。”郭凱表示,這些政策包括:


      今年2月出臺的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已經完成使命退出了;


      春節后開市前兩日超常投放的1.7萬億元流動性。隨著金融市場交易恢復正常運轉,也不再超額投放流動性。


      5000億元的支持復工復產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到6月30日也完成了使命。


      但這并不代表下半年貨幣政策就轉向收緊。6月1日,人民銀行再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目前,這兩個政策才剛剛鋪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期表示,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30萬億元。


      3、利率不是越低越好


      郭凱表示,利率適當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過低也是不利的,利率如果嚴重低于和潛在經濟增長率相適應的水平,就會產生套利的問題,產生資源錯配的問題,產生資金可能流向不應該流向領域的問題。所以利率適當下行但也不能過低。


      4、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向企業讓利


      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債券利率等手段,讓金融系統在今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郭凱介紹,這1.5萬億元分三塊:


      第一塊是利率下行對實體經濟的讓利,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這些優惠利率貸款的發放等,共約讓利9300億元。


      第二塊是我們測算,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加上前期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元。


      第三塊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