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由負轉正”,殊為不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18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一起來看——


      上半年經濟形勢如何?


      上半年國民經濟逐步復蘇,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統籌防疫和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國民經濟逐步復蘇。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二季度GDP增長3.2%,中國經濟增速轉正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下降1.6%。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指標仍在下降,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


      上半年經濟有哪些特點?


      看主要指標——逐步回升


      從季度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由一季度下降6.8%轉負為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


      從月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出口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看就業物價——總體平穩


      就業: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


      物價: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呈現趨勢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核心CPI同比上漲1.2%,基本保持穩定。


      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上半年人均轉移性收入名義增長8.2%,其中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9.3%,人均社會救濟收入和補助收入增長13.2%。


      看新興領域——動能增強


      高技術領域投入持續加大,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7.2%。


      看市場預期——總體向好


      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9%,連續四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4%,連續四個月回升。


      居民實際收入情況怎么樣?


      上半年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降幅收窄2.6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怎么樣?


      總體上有積極變化


      從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走勢看,是逐步下降的態勢。近幾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逐月有所回落。疫情期間在職未上班的比重也持續降低,與去年基本持平。在就業優先政策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


      一些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仍比較大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同比減少496萬人。受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職面試都受到一定限制。6月份,全國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這部分人群主要是新畢業大學生,調查失業率達到19.3%。


      下一步,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穩住市場主體,落實好減稅降費、減免社保費用、房屋租金這些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通過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等措施。加強就業幫扶,鼓勵新業態就業和靈活就業,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下半年經濟走勢如何?


      有信心持續復蘇


      從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個經濟指標回升情況看,下半年經濟的持續恢復是有支撐的。


      有基礎:上半年經濟穩步復蘇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很多指標在3月份以來都出現了明顯回升或者降幅收窄,這種運行態勢表明,總體上疫情的沖擊是可控的,而且中國經濟自我調整能力是比較強的。


      有支撐: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這些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堵點、難點,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這些新產業形成了更多增長極,這些增長極將為經濟下一階段增長提供更多支撐。


      有成效:宏觀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上半年,為應對疫情沖擊,我國采取了財稅方面的支持、金融方面的支持以及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這些政策目前已經見到成效。


      轉自:中國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