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怎么用:建醫院、改門診、支持小微企業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03





      7月30日,隨著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四期)第四次續發行完成招標,今年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收官。在特殊之年,籌集來的寶貴資金將怎樣使用?如何確保資金惠企利民?記者采訪了權威部門和業內人士。


      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收官


      “在約一個半月內,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完成發行,非常迅速,可推動資金更早使用、更早見效。”平安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團隊高級分析師劉璐說。


      具體來看,自6月18日首次招標開始,采用續發行方式的抗疫特別國債共發行了十六次,期限品種以10年期為主,適當搭配5年期和7年期。


      在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分析師汪苑暉看來,每期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500億元或700億元,與一般國債發行規模大致相當,且兩期國債發行相隔一定時間,表明財政部充分考慮了市場承受能力,按照大體均衡的原則平滑了各周發行量。


      “與此同時,財政部還將一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安排與抗疫特別國債適當錯位,減少利率債集中供給壓力,有利于穩定預期,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汪苑暉說。


      從機構認購情況來看,青島農商銀行金融市場中心總經理助理秦新峰表示,從6月下旬至今,機構對于抗疫特別國債的認購需求旺盛,平均投標倍數穩定在2.5倍以上,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


      個人投資者也能“買買買”是此次抗疫特別國債發行的一大亮點。


      “自首次發行以來,抗疫特別國債在柜臺市場備受個人投資者關注,認購較為踴躍。”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王宇告訴記者,相較于其他投資理財產品,抗疫特別國債收益穩定,安全性很高,且能在二級市場交易,具有一定流動性。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認為,此次抗疫特別國債全部采用市場化方式發行,并向個人投資者開放認購,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國債市場長期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調動各類社會資金。


      資金快速精準直達基層


      快,不僅體現于債券發行,也體現于資金落地。6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收到了上級財政部門下達的包括抗疫特別國債在內的直達資金指標;三天后,首筆資金已抵達廬江縣。


      記者從多地了解到,7月初,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已在多個省份快速下達到市縣。這1萬億元的資金“蛋糕”究竟是如何切分、直達基層的?


      據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介紹,考慮到抗疫特別國債帶有一定財力補助的性質,財政部主要按因素法切塊到省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按照財政部規定的使用范圍和“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自主落實到市縣基層和具體項目。省級財政部門報財政部備案同意后再下達到市縣。


      在分配方式上,抗疫特別國債不列入財政赤字,而是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通過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下達給地方。


      在分配流程上,為確保資金直達基層,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建立起來,按照“中央切塊、省級細化、備案同意、快速直達”的原則,讓資金坐上“直通車”。


      “這是宏觀調控方式的一大創新,沒有‘大水漫灌’,而是‘精準輸送’,將資金快速送達‘最前線’,可有效充實基層財力,為基層落實好國家各項政策部署提供助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說。


      強監管: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


      資金已經下達,如何用好尤為關鍵。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具體用在了哪些領域?如何確保資金惠企利民?


      建設“平戰結合”綜合性醫院、建設疾控實驗室、改造發熱門診……在武漢,抗疫特別國債資金重點用于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將適當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用途明確:主要用于有一定資產收益保障的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的相關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財政貼息等;此外,各地可在分配額度內按照一定比例預留機動資金,解決基層特殊困難的急需資金需求。


      “要管好用好抗疫特別國債資金。”財政部部長劉昆此前表示,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作為特殊時期采取的特殊政策,是紓解企業困難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的重要內容,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債券管理使用,切實提高資金效益。


      一邊快速下達,一邊強化監管。在各級財政部門協同發力下,覆蓋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監管全過程的制度體系已經構建,全鏈條的直達資金監控系統也建立起來,可全面掌握資金去向及使用情況,確保賬務清楚、流向明確。


      設目標,抓源頭。通過抓好項目儲備、資金下達、目標審核、項目執行四個重點環節,云南省進一步強化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績效管理,確保資金早使用、見實效。


      王澤彩建議,下一步,可借助5G、大數據、云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償還和績效情況等實施全程跟蹤,全面開展特別國債項目績效評價,加強人大監督、審計監督等,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特別國債發行規模或在萬億級別 對銀行間流動性影響可控

      特別國債發行規模或在萬億級別 對銀行間流動性影響可控

      當前,根據國內經濟運行情況,特別國債可能會迅速發行。市場人士指出,此次特別國債發行規模或在萬億級別,對市場流動性帶來沖擊可控,重點在保民生、救企業。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關注特別國債發行,或可獲得收益穩定的投資方式。
      2020-04-17
    • 中國時隔13年重啟特別國債 萬億元資金怎么用?

      中國時隔13年重啟特別國債 萬億元資金怎么用?

       22日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將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抗疫特別國債。在中國時隔13年重啟特別國債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幾大疑問也逐漸清晰。
      2020-05-26
    • 特別國債7000億可做資本金 基建將成經濟主要支撐力

      特別國債7000億可做資本金 基建將成經濟主要支撐力

      隨著上周抗疫特別國債成功發行,7月底前將完成1萬億元特別國債發行任務,地方正式啟動了特別國債申報項目,積極爭取這筆萬億級“救命”資金。
      2020-06-23
    • 特別國債發行迎高峰 基建投資“活水”足

      特別國債發行迎高峰 基建投資“活水”足

      財政部6月30日公布三季度國債發行計劃,明確抗疫特別國債招標日期。專家認為,7月地方債、一般國債將讓位于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在發行節奏均衡、地方債“讓道”、央行貨幣政策護航下,對資金面的擾動無需過度擔憂。
      2020-07-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