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社保基金上半年支出增6.5% 減稅降費1.5萬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6





      8月10日,財政部公布了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作的《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報告》主要圍繞預算執行基本情況、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預算決議情況、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安排三方面展開說明。


      劉昆表示,總的來看,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符合預期,有力保障了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同時,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我們高度重視,將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6089.87億元,增長6.5%


      劉昆表示,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明顯加快,改革開放繼續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預算執行情況較好。


      從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看,《報告》顯示,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07億元,同比下降10.8%,從4月起收入累計降幅逐月收窄,呈現持續向好態勢。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410.88億元,下降5.8%。


      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看,《報告》顯示,1-6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479億元,下降1%。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591億元,下降20%,主要是對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民航發展基金等實行減免,以及受疫情影響彩票銷售大幅下降,彩票公益金收入下降35.2%;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9887億元,增長0.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長5.2%。


      從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看,《報告》顯示,1-6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5212億元,增長21.7%。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630億元,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4582億元,增長22.9%,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安排的支出同比大幅增長1.9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下降10.7%。


      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看,《報告》顯示,1-6月,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223億元,增長18.8%。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69億元,增長1.3倍,主要是金融企業股利股息收入繳庫較去年提前;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554億元,下降25%。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612億元,下降30.5%。


      從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看,《報告》顯示,1-6月,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4809.3億元,下降15.3%,主要是受疫情以及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影響。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6089.87億元,增長6.5%。截至6月底,基金累計結余95151.31億元。


      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報告》指出,總體來看,上半年收支運行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隨著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成效持續顯現,稅收收入降幅收窄。1-6月,全國稅收收入81990.47億元,下降11.3%,降幅比1-5月收窄3.6個百分點。分稅種看,國內增值稅28769.51億元,同比下降19.1%,降幅比1-5月收窄2.9個百分點,5月以來工商業增值稅由1-4月大幅下降33.5%,轉為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是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和增值稅翹尾減收因素消退。國內消費稅4月已實現正增長,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收入在4、5月份降幅逐步收窄的基礎上,6月份均實現正增長,主要是助企紓困成效持續顯現、國內經濟逐步復蘇。個人所得稅增長2.5%,扣除年度個稅匯算清退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長約7.3%。


      二是地方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帶動非稅收入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1-6月,全國非稅收入下降8%。中央非稅收入下降73.3%,主要是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較多、抬高基數。地方非稅收入同比增長5.6%,主要是一些地區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其中,涉企收費繼續下降,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下降9.7%,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下降4%,企業負擔持續減輕。


      三是由于復工復產進度和產業結構差異,財政收入回升程度出現地區間分化。1-6月,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財政收入分別下降6.6%、12.1%、6.5%、12%,降幅分別比1-5月收窄2個、3.6個、3.4個、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扣除湖北后收入下降6%,與東部、西部降幅相當,東北地區下降較多。6月地方財政狀況整體繼續好轉,17個省份收入正增長,比5月增加了6個。1-6月累計,31個省份中,5個收入實現正增長;16個收入降幅在10%以內,7個收入降幅在10%至20%之間,3個收入降幅超過20%。


      四是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6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下降3.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下降6.2%,主要是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支出進度比去年同期放緩,以及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與此同時,脫貧攻堅、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7%,完成預算的55.8%;衛生健康支出完成預算的56.3%,其中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增長67.8%;農林水支出增長7.9%,其中扶貧支出增長18.3%;住房保障支出增長8.3%。


      上半年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有效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在支持保市場主體方面,《報告》介紹,今年以來主要做了兩項工作:


      一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今年1-6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將前期出臺的部分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延緩到明年繳納。指導督促地方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嚴禁征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虛增收入,確保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支持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提高貸款額度上限,放寬申請條件,推動創業擔保貸款增量擴面。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更好發揮支小支農的政策功能作用。繼續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合作機構免收或減半收取再擔保費,引導地方落實好對小微企業減半收取融資擔保、再擔保費政策,推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持續下降。


      已下達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6.1萬億,有力支持地方財力


      在支持保基層運轉方面,《報告》指出,今年以來主要做了四項工作:


      一是大幅增加對地方財力支持。中央財政統籌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切實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底,已下達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61214.6億元,有力保障基層運轉和各項政策有效實施;下達特殊轉移支付資金5378.57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六保”任務,應對執行中的不確定因素。


      二是強化庫款調度。對地方財政實行差異化資金調度,對困難地區予以適當支持。自3月1日至6月底,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5個百分點,新增留用資金約1100億元,對中西部地區和遼寧省延長執行到今年年底,再增加地方留用資金約550億元,全部留給縣級使用,有力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三是加強地方“三保”監測預警。進一步完善縣級工資發放監測預警機制,重點監測范圍由2019年的105個縣區擴大至534個。按日實施縣級工資保障監測預警,定期實施地方基層財政庫款保障情況通報,督促地方切實防范支付風險。


      四是層層壓實責任。指導地方完善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處置的“三保”預算管理工作機制。督促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轉移支付和省級自有資金,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對縣級的轉移支付規模只增不減。要求縣級財政堅持按“三保”支出的優先順序,做好預算安排和庫款調度,切實兜牢“三保”支出底線。


      此外,《報告》還提到,今年以來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推動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完善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財政政策;加大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賀覺淵)


      轉自:券商中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